一、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态度冷漠的原因 (一)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发展倾向 教师角色转换缓慢。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即转变为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评价者,教学的合作者,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照搬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离,课堂教学表面上热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方式陷入误区,教学方式技术化,课件使用失当,教学科研虚假繁荣,而实际的独创成果鲜见。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师匠”的囹圄中挣脱出来,没有真正走向教师专业发展道路。 教师专业自主权的欠缺。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应当拥有教学行为自主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依据自己所信奉的教育观念,依据自身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自行设计或组织教育内容,自由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实现 “教学自由”。但是在传统教师观关照下,教师没有课程选择的自由,没有课程评价的自由,教师被看作一种教书的工具,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教师个人自主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 激烈竞争导致教师较大的职业压力。适当的心理压力是职业活动的必要动力,但如果职业活动中压力过大,会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角色扮演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新课程需要教师需要不断做出角色调整,以及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但是,教师自身的生命个体意识单薄,职业主体性迷失,缓解外在压力的能力薄弱,教育对象呈现出新的特点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教师职称、末位淘汰制、下岗制、聘任制、工资级别以及按绩取酬等竞争性的评价制度给教师带来了持续不断的紧张感,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考试淘汰功能和评估功能失衡。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机会的竞争制度,主要行使淘汰和评估功能,考试作为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平等竞争是它的灵魂,“公平,公开,公正”是它的核心理念。不可否认高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成熟最广泛的教育机会的竞争制度和人才的筛选制度,迄今尚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取代高考。但是考试局限于书面考试,考试范围狭隘,考试方法墨守成规,考试没有有效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也没有有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考试离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发展性评价还有相当的距离。 校园文化建设落后。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积淀、提炼形成的一种环境、氛围、精神,它影响和制约着校园内成员的活动。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管理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在当前新课改中,大多数学校过分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大兴土木建教学楼、图书馆,建校园网络和教学仪器设备等,缺乏对学校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行为准则包括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等精神文化的建设,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封闭保守的传统教育文化观 滞后的教师文化观。教师文化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重要深刻的影响,与新课改所需要的那种积极进取、充分的探究兴趣,富有创新的教师文化观念格格不入的是一种停滞不前、观念守旧的教师文化,对自身发展和学校的前景都没有多大的希望,满足现状以及明哲保身的教师文化。有些教师不思进取,大多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倾向,对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和变革反映迟缓,对教育教学工作态度依旧,教师群体的整体气氛沉闷,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另外一种就是表现出很强的行政性和机械性,整个教师群体的一切活动类同于行政官员的例行公事的教师文化观念。 落后的学生发展观和师生观。在传统的教育文化视野下,教师与学生是尊卑关系,师徒关系,甚至是父子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缺乏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从教室空间位置就可以看出,教师站在高于学生课堂的讲台上,学生被固定在“秧田式”的座位上。教师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对象,所以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过于专制、不民主等的师生关系下,教师的学生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往往不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体来对待,认为学生是个不成熟、不完整的个体,也就是说把学生把一个孩子来对待,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情实感。 (四)不良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与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新课程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但这种权力分配主要是国家权力,地方与学校的权力显得十分有限。对中小学教师勤于检查、督促、评比,而疏于引导、服务、对话与交流。在这种科层制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下,教师被置于学校科层最下面,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等人员的约束与控制,他们被视为学校科层体系中的“技术员”,对教育、课程内容毫无选择权,成为游离于课程研究领域之外的盲目模仿者和机械执行者。 考试评价制度还有待变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强调学生发展性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生活与体验。 新课程改革还缺乏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新课程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新课程改革是通过先实验后推广再普及的步骤,通过一些教育专家来倡导的,再对教育行政人员进行培训,再逐级学习与开展的。此次改革借鉴了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入手的。对于课程改革来说,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转型,所以说,新课程改革还缺乏教师群体基础。改革是一场利益的再分配,课程改革当然会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正所谓“改革是二次革命”。由于社会各团体间集体和个人间的利益的矛盾,有可能会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或者对改革的理解过于理想化。 二、促进教师主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一)倡导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论语》中说,孔子的学生曾参“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即反思,反思是自我更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实现自我更新专业发展的基础。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获奖学校的教师是如何学习的呢?他们参与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由于列出的非正式的校本学习方式太多,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几乎把学校生活中的所有行为看作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也表明了他们教师的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当教师可以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包括正式的专业学习和非正式专业学习等在内的专业发展机会时,就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非正式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密切联系,教师更偏爱非正式的专业学习。正所谓“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教师把教学、研究、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活方式,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专业。 容许教师自由地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激发参与专业学习的动机。教师也渴望有选择权。当他们选择学习哪些内容,以何种方式学习,只需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更加期望参与专业发展并将其转化为课堂实践。当教师有了专业发展的内容、时间、方式等方面的主权时,他们就有了参与变革的动机。让教师有专业发展的自由选择权,更进一步鼓励而不是阻挠教师参与专业发展。 设置有利于环境、创造教师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个适宜自我更新的环境,至少需要考虑到以下三点:第一,给教师充分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将相关学科教师的课表做相关安排,如音乐、艺术、体育等,以便教师一周内有更多的连续时间讨论同一年级的问题。第二,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合作性的工作环境。第三,学校领导要采用支持性的领导方式。校长在形成学校支持性气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与教师可以共同讨论专业发展计划,帮助教师了解专业发展的机会,询问教师现在在学习哪些内容,参加教师小组会议,分析学生作业,与教师共同学习。 (二)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 构建和谐、团结的学校教师团队。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比较巨大和广泛的改革工程,非个体力量能够完就,它需要成千上万的教师参与其中。新课程改革成功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进来,特别是人的因素,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具有特殊的作用。一个比较和谐、团结的教师团队对一个学校新课程实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学校老师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教师之间相进行合作学习。教师群体之间、教师个体之间 、教师群体内部进行多个方位,多个角度进行学习,如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客观需要教师加强合作学习。第二,教学管理工作上加强协作。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是密切联系的,教学本身就涉及到课堂管理。任课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之间需要合作,以便更好的教育学生,提升教学效果。第三,搭建学校教师之间对话活动与交流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沟通学校教师之间的感情,为创建和谐、团结的教师团队提供有利条件。 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既是一般意义上教育所必须关照的一个维度,也是当前新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面。任何学校的教育改革、课程方案的实施都要以一定的师生关系为支撑。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首先应把学生当作主体来对待,即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把他视作物。教师与学生关系不应是“我—他”关系,而应是“我—你”关系。第二,师生间是平等的。将学生当主体来看待还不够,更需要强调师生之间在地位、人格上的平等。第三,师生间对话是双向的。 (三)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是教师成长的前提与基础,需要认真对待文化传统。文化构成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传统文化既源自过去又对今天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主要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秩序性等特点。传统文化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 文化传统中关注生命的品格,是教师成长的新路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学派儒家与道家的视野下,都重视生命对生命充满敬畏,存在着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渴求,也即是要求人生存于世的最基本的终极根据,而这种依据在天地人三者的融合中才能实现。而这三者,又以人为中心去建构,如儒家“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应重视教师对实际社会生活的切身体验,但这个体验并不是变成对生活的经验总结,而是对自己人生的自觉反思,反思的动力、目标、途径有哪些,这可以通过对文化传统的梳理得到启示。教师在梳理传统文化的时候,充分发挥其现代价值。 以关注生命为起点,挖掘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教师成长。第一,关注生命,追求理想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境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就是立足于现实生命呵护的维度去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然地就能开辟教师自我发展的道路,有助于教师关注自身、关注学生,就能避免把教师与学生理解成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工具,由此才能领悟传道、授业、解惑的意义。同时,我们应看到,关注生命、关注显示的生活世界,更重要的是使教师注重自我修养,有助于教师知识、情感、意志的和谐发展,健全教师的人格,建立起对社会人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关注生命而形成的忧患意识,构成教师成长的强劲动力。忧患意识,实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自觉,它意识到人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感到自身的信心与能力,实际是蕴含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来自内在需求,这种动力价值特征是批判的,使教师的行为与既定的经济效益、政治权力保持一定距离,让教师有历史责任感。第三,关注生命而形成的“尊德性,道问学”的传统,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的自主发展离不开科学知识,但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获取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成长方法,途径的选择。以中国文化的态度去获取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途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求知与德性结合起来,提出了求知的基本方向,即注重好学,注重言行一致,要求培养个人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整体意识。 (四)培养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创建良好的教育评价体系。第一,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注重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几个步骤来达到:明确评价内容,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达出来,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设计科学的教育评价工具,收集和分析反映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制订学生学习改进计划。第二,改革考试制度是教学评价的新亮点。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传统的考试制度虽存在着弊端不足,但它仍然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一种相对体现教育公平的手段。重要的是我们按照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从功能上弱化其筛选功能,加强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从考试内容上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智力和能力水平,从考试方法上尽量灵活多变,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建良好的教师评价制。创建新的教师评价制度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迫切要求的。在评价的目的上,改变过分侧重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状况,充分体现学生素质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最根本的要求。在评价的主体上,改变单一由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评价教师的做法,加强教师本身对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分析与反思,并且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建立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习、家长共同参与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在评价标准上,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功能上,不能简单判定谁优秀,谁合格或达标,而要分享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在评价内容上,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教师需要了解尊重学生。教师评价由原来单一的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价转变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建立外在支持的新范式“院校协作”。院校协作指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开发新的课程,设计新的教学方面,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引领中小学课改、教改的前进方向,保证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服务,改革教学法方法等。中小学校可以为师范院校学生提供教育实验、教育实习基地。院校协作是一项 “双赢”策略,可以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可以为新课改的推进提供更加便捷的技术手段。通过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师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必要充分的外部条件,推进教育信息化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进一步落实校园网络建设,整合有效信息技术与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教学,充分开发lnternet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作教学评价工具等。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掘网络共享资源来为教育服务。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是深远的。作为新课程实践者的教师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主动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柏琴.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施与研究.2005.7/8:15-16. [2]牛利华.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的生命关怀[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144-1. [3]温欣荣等.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1-17. [4]徐廷福.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个体实现[J].教师教育研究.2005.6:24-27. [5]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47. [6]鲍同梅.从课程实施的视角看教师课程自主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18-20.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