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在山东济南市工作的季明春把初中刚毕业的儿子送到了鲁东一所县级中学。虽然有些舍不得,但为了儿子高考能取得好成绩,季先生一家决定孤注一掷,让儿子在高中三年多吃些苦头。 眼下,像季先生一样,城市家长把孩子送到周边县级高中就读已不是个别现象。城市孩子为什么“下乡”求学?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县中部分生源来自城市 山东荣成六中有3000多名在校生,其中500多名来自北京、沈阳、济南等外地城市,周边青岛、烟台、威海市区的学生家长更是千方百计把孩子往里面送。在距离济南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昌乐二中,来自济南市区的学生有二三百名,在距离济南市区更近的历城二中,来自济南市区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 近几年,许多县(市)举全县之力打造县中,有的县中投资一两个亿,动辄占地十几万平方米,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早已不是过去农村中学的模样。为了方便城市学生,许多县中都备有专车,每月往返于城市和县中之间接送学生。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目前有在校生2500余名,其中200余名学生是来自外县市或外省市的,包括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东及辽宁省内其他城市。校长张凤春说,这还是学校尽量控制外地生源的结果,否则到这里上学的外地学生会更多。 城市学生为什么“下乡”求学?据记者了解,这样做,有些是因为没有考取市内的重点高中,有些是把县中当成了“吃苦训练营”,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县中严格的管理、教学模式使孩子考上大学有更大的希望。 县中是“问题孩子”的“吃苦训练营” 有一些家长送孩子到农村,并非完全出于高考的压力。威海市一企业老总李继学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儿子上初中的时候,班里一名同学每天用饮料瓶装白开水拿到学校,这样一件很平常的事竟成为同学的笑柄。 “都说再穷不能穷孩子,我现在才体会到应该是再富不能富孩子。”对于儿子的教育,李先生说自己走入了误区,后悔莫及。现在儿子非名牌不穿,买双鞋就要花费上千元,不买就闹脾气,整天迷恋网吧,逃课不学习。更让他伤心的是,儿子觉得一切物质享受都是理所应当的,对父母连起码的感激都没有。 李继学说:“县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生活俭朴,孩子对生活的不易有切身体会。现在我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只能把他送到农村中学让他吃点儿苦,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无关紧要,主要是希望环境能改变他,教他学会做人。” 与李先生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荣成六中办公室主任袁学海说,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管不了孩子了,才把孩子送到县中来吃苦的,好让学校管一管。 记者采访过的许多县级中学负责人都坦称,接收的大部分城市学生都是“问题孩子”,其主要表现是:贪玩、贪图享受、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等。这些孩子大都来自城市里比较富裕的家庭,家庭教育出现了失误,希望学校能够弥补。 高考升学率是县中的“金字招牌” 县中教育受家长追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考升学率高。威海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说,有的市区有几万名考生,重点本科上榜人数还不如当地一所县级中学。有的县中给家长提供的数字显示,该校本科上线率超过70%,重点本科上线率在20%至30%,这些硬邦邦的数字在家长眼里都是实实在在的。 袁学海说,县中普遍实行寄宿制全封闭管理,学生早晨5点30分起床,然后跑操、早自习;早饭后上课,课间还要跑操;午饭后休息1个半小时;下午上课及课间跑操;晚自习上到21点,22点熄灯。学生宿舍里连电源插座都没有,一切作息制度实行统一管理。 记者在几所县级中学采访时发现,学校普遍不允许学生随意外出,班主任老师从早晨5点到晚上9点一直陪在学生身边,有的晚上还要住在学生宿舍。淄博一位县中老师告诉记者:“学生除了睡觉时间之外都被老师看管,就是睡觉之前也要由班主任或值班老师点名检查。学校平时关着大门,有的学生想在晚自习后出去而找别人替自己睡在床上,也逃不过老师的检查。” 威海市个体经营者刑阳对记者说,他的孩子生**玩,上课不遵守纪律,中考成绩很差。“在城市上高中,老师只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差生基本不管。县中老师责任心强,孩子在城市上高中也许就白上了,而在县中则有可能考上大学。”这是他千方百计让孩子上县中的主要原因。 “县中现象”是也非也? 由于城市学生下乡读书带走了大笔择校费,部分地区出现了城市高中与县级高中争抢生源的现象。县中的教育模式,也给部分推行素质教育的城市中学带来了“鲇鱼效应”。 济南市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说,自己的学校一向以推行素质教育为目标,但是面对周边县中日益“加码”的教育模式,危机感日渐加重,不得已又重新开设了晚自习,周末也开始加课。“这样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加重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县中模式”一直受到争议。反对者认为,这种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精神,以牺牲学生体能为代价换取高分。为了“榨”出学生的最好成绩,县中长期、大量进行各种习题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与考试成绩,却导致了学生的思维狭隘、单一,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耕祥说,县级高中一切工作都瞄准高考,不考的科目可以不学,甚至一些学校根本就不设置非高考科目。国家教育目标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现在几乎变成了单纯的智力教育和应试教育。 赞成者认为,“县中模式”是当前高考制度造成的。县中学生不是高分低能,学生成绩好主要是因为学校远离闹市,易于管理,学生没有私心杂念,专心致志地学习,成绩自然提高了。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说,“县中模式”有着深厚的应试教育土壤。我们尽管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考的还是应试技能。高考制度不改革,无论是城市中学还是县级中学,都很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