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面对山里娃她不愿放弃梦想2007-11-26 16:09:00 阅读 参与讨论()

平凉民办教师刘霞山村执教22年的人生故事

刘霞在给孩子们上课(资料图片)

    刘霞,一个朴实的乡村民办女教师,在平凉市华亭县马峡镇苍沟村关山深处一所偏僻的小学里坚守了22年。一次选择,让她把人生最美好的22年留给了平凉苍沟的山山水水。当她敲完上课钟,走进教室,踏上讲台,对着面前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喊一声“同学们好!”那时,刘霞更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

  故事一

  她选择了一个让家人、乡亲和老师们都诧异的路———留在村里当民办教师。

  刘霞出生在平凉市华亭县马峡镇苍沟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七个。在山区,在这样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一个女孩读完高中已非常幸运,背后已浸透了父辈的艰辛和希望。对她自己而言,高考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

    1985年,18岁的刘霞正忙碌着筹备参加高考。一次回家,父亲和村支书几句无意的闲谈却让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原来,村里的学校因为以前的教师调走,又没有别的教师愿意来而面临停办。这所学校坐落在关山深处,离最近的公路还有七八里山路,不通车、不通电,每逢雨雪封山就与世隔绝。艰苦、劳累、寂寞……当然没有人愿意来这里。

    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她面前已有一条更顺畅、更美好的路——参加高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她却选择了一个让家人、乡亲和老师们都诧异的路——留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在众多人的惋惜声中,她站上了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22年。

    当最初的新鲜感渐渐消失后,当一个“孩子王”的无聊、枯燥等种种不良感受都会无一例外地光临。三间晴天散发霉味,雨天到处漏雨的教室;一根教鞭、三尺讲台;这个孩子要小便,那个孩子摔了跤;四个年级,七门课程;既是教员,又是班主任,还是校长……“所有的烦恼都忙得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就是刘霞生活的全部。她播撒着希望,也收获过幸福、饱尝了艰辛。

  故事二

  当乡亲们、毕业多年的学生尊敬地叫一声“刘老师”时,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不是“科班”出身,她就自学考取了大专文凭。她曾经在一节课里连用了72件直观教具,被同行们称为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些教具就是她用木棍、纸板、废铁丝等利用课余时间做出来的,赶不及时就动员全家人帮忙。没有同行可以讨论,有了问题就自己琢磨,实在没办法就“出山”请教。“山里娃”接受能力差,她就绞尽脑汁备教案,力求让课上得更生动。复式班教学特殊的一点就是:别人教一个班课程的时间她要教四个班的课。除了寒暑假和开会,刘霞几乎没有给自己休过假,总是上课、补课;镇上开校长会,刘霞老迟到、早退,“我一走学校就没人,学生没人照看,我心里着急啊!”一句话顶得镇教委主任没话说。

    课堂上,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中流露出“我明白了”的光芒时;雨雪封山时,她和学生们围坐在火炉旁,和孩子讨论稀奇古怪的问题;山里的孩子很少见到水果,当她把亲友们给她带来的为数不多的水果分给孩子们吃时,他们却切出一块塞到她嘴里,说一声“老师您也尝尝!”当孩子们手捧一张张奖状给她看时;当她个人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教师、教学论文《化作春泥更护花》获得“农村复式班教育教学国际研讨会”一等奖时;逢年过节,乡亲们给她送来一棵青菜、几个鸡蛋时;当乡亲们、毕业多年的学生街上碰到她,尊敬地叫她一声“刘老师!”时,她是最幸福的时刻。

  故事三

  山里的路很难走,刘霞就让孩子住下,和学生一起睡觉,一起吃饭。

  1995年春天刘霞结婚了,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1996年秋天,丈夫离家出走,回到天水老家。1998年春节,做生意已小有收获的丈夫回来看孩子,劝刘霞放弃这个“可怜”的职业,领着孩子出去夫妻共同做生意。但刘霞始终坚持一个“不”字,气愤的丈夫第二次离家出走。刘霞总是放不下她喜爱的这个职业,更放不下山里的那些孩子。2003年7月,夫妻关系破裂,丈夫留给刘霞一纸离婚证书和刚刚7岁的孩子。

    “我的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今年已40岁的刘霞万分感慨。每逢雨天教室屋顶漏雨,刘霞搬来梯子,蹭蹭蹭就爬上屋顶当起了“泥水匠”;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壮年男人都跟不上点;学校里煤不够烧,去山里捡一大捆树枝就扛回来;平时不温不火,一副“没脾气”相,但只要谁妨碍到学生的利益就脸红脖子粗和你闹,管你是谁。

    每逢冬季或雨雪天气,刘霞总要起个大早去接远处的学生,上完课又挨个送回家,她担心学生不安全、路上怕,她要保护孩子,给他们壮胆。其实在面对脚下又陡又滑的路,耳边怒吼的风,风声里夹杂着野兽的叫声时,她自己又何尝不怕?山里的路实在难走时,刘霞就让孩子住下,她有一个大火炕、一个大锅,和学生一起睡觉,一起吃饭。

    面对家庭破裂、艰苦的生活、繁重的教学任务等种种艰辛,刘霞没掉过一滴泪,没叫过一声苦,给学生、父母、乡亲、领导的始终是一个可敬的“妈妈”、“大闺女”、好老师和好校长。

  故事四

  只有到了书店里,刘霞最奢侈。

  十几元、几十元的辅导资料她狠心“出血”。当民办教师22年,刘霞的工资“涨”了4次。她收入的5组数字形象点说其实就是:27.5元能买6斤清油、42.5元能买1袋面粉、77.5元能买条普通裤子、170元能买双皮鞋、220元能买件上衣,其中每月77.5元的工资她拿了10多年。

    刘霞也真是不花钱。面粉是从父母那拿的;菜是自己种的,冬季有咸菜;到镇上、县城办事开会,常年*骑自行车;儿子的衣服舅舅、姑夫们给买,或者穿侄子、外甥们穿过的;擦脸油用一瓶两元或者一角钱一根的“棒棒油”;身上一件面子还整齐、里子已破得掉棉花的黑棉袄,是她最近5年来唯一花钱买的一件35元的衣服,出门时才舍得穿,其余均是“剥削”两个妹妹的。

    妹妹领上逛商场,她常走丢;问商品价格,没人理,因为她样子太寒酸;逛街道和集市,手里的几块钱纸币都捏出了汗,这看看、那问问,太贵!还是买一些水果糖让儿子和学生们解解馋吧!或者买几个作业本给学生当奖品。

    只有到了书店,刘霞最奢侈。十几元、几十元的辅导资料她狠心“出血”。买一份,赶快回家趴在桌子前,就着煤油灯,有几个学生就套几张复写纸,一笔一画地抄。天亮了,眼红了,学生手里却有了一份免费的“手写体”学习资料。她工作了20多年,最大的一笔开销是2003年参加了大专学历函授教育。“为了把娃娃们教好,再穷我也要‘充电’!”从那时起刘霞在银行里多了2500元的贷款。

  心愿

  “只要国家允许,我会永远坚持下去!”

  如果当年跟丈夫走,如果走出大山做点小生意……对于自己的命运,刘霞其实有很多可以改变自己境况的选择。兄弟姐妹7个,除了她,别的都有份收入比她高得多的工作,在县城有房子。兄妹们都劝过她,“不要说别的,你就是去当清洁工,每月工资也300多元呢!”

    在长期的风雨奔波、艰苦环境下,40岁的年龄,50岁的长相。人到中年,满脸沧桑,却前途叵测。即使这样,一脸豁然和坚毅的刘霞依然还是一句“只要国家允许,我会永远坚持下去!”

    至今,敲完上课钟,走进教室,踏上讲台,对着面前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喊一声“同学们好!”那时,刘霞便是最幸福的女人。

    随着国家大力实施移民项目和其他原因,刘霞所在的苍沟小学生源逐年减少,由最多时的20多名减少到目前的4名。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刘霞坚守了22年的“阵地”也进入了撤消合并程序之中。刘霞将何去何从?如今她正站在命运的“分水岭”上。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