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是所有高考试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60分!加之主观色彩极浓,又与临场发挥密切相关,故充满了“不确定性”。近几年,我省采用“网上阅卷”,判分更加科学和公正,那种“写好写坏都是保险分(42分)”的糊涂认识,再也找不到现实“注脚”了!为此,我希望高三同学在2007年高考前夕,把作文训练实实在在地抓一抓。以下,讲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他手握数十万现金,指挥着500万资本在股市里弄潮;他本上大二,却因为挂科太多而留级 之所以曰“重弹”,乃因为这种高考作文模式已经久违多年了。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人与路”是“话题作文”向“命题作文”的一种过渡,有人把它称为“提示型命题作文”。因为,它与“话题作文”相似,设计了一个“提示语”,但立意的指向与“话题作文”不同,并且在“提示”之后给出了明确的“命题”——题目明明白白地印在考卷上,考生不需要,也不应该自己拟题了。 由于“命题作文”教学这些年有所忽视,故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应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了解它,研究它。当然,我们不能猜题押题,单打一,“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仍需认真地进行教学。 何谓“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一种直接给“题目”的作文。这题目,往往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短句。如“秋”、“手”、“门”、“牛”、“泣”、“雨后”、“乡音”、“寻找”、“眼睛”、“习惯”、“尝试”、“柳暗花明”、“小荷尖尖角”、“有人敲门”、“过河小卒”、“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毁树容易栽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一种作文题不给学生其他文字材料,有时限制文体,多半文体不限。 “命题作文”的优点是:考题简洁,有强烈的聚焦感,不容易对考生产生立意、构思、情境、行文色彩之类的定向“诱导”,考生可以由“题目”起飞进入开阔的联想空间,文体的选择也比较自然。兹评析几则“命题作文”试题。 (1)、《过河小卒》。 这是我指导南京师范大学教工子女迎接高考时用过的训练题。要求写成议论文。此题的“中心论点”比较明确,无需同学们费神——小卒过河胜似车,“小”可以变“大”。它主要用来训练考生们的“分析”能力,即学会“分解”出几个像模像样的“小论点”(分论点)。结果,南师大的教工子女们很争气,层层深入地“分解”出好多个:小卒必须过河,不过河只能被动挨打;“过河小卒”灵活机动,战斗力大增;“过河小卒”应当有协作精神,与“车”、“马”、“炮”相互配合;“过河小卒”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过河后,小卒在冲锋陷阵中面临更大的危险,要义无返顾,不怕牺牲;关键时刻小卒可以直捣“黄龙府”,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过河小卒”的精神,就是胸怀全局的精神;“过河小卒”的精神,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精神,等等。 (2)、《门》。 这是1989年夏季,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江苏省高中作文大赛”的命题。十分简洁,内涵甚丰,可以任学生自由联想,因为与“门”有关的生活故事太多、太多了。由于限制得比较“实”——必须写“门”,所以参赛同学不太可能“套用”现成之作。后来,又有朋友将此题发展为《有人敲门》,那就更加有“情节”、更加有“动感”,也更难“宿构”了。这次大赛,海安县中学的高三学生丁捷脱颖而出,他写了两个“门”,同在一条巷子中,面对着面:一个是“师门”,住着一位桃李满天下的高中语文老师;一个是“官门”,住着一位县里的有些贪的“大干部”。两“门”对照,妙趣横生,哲理悠远。丁捷此文得了一等奖。 (3)、《柳暗花明》。 这是我为中文系一年级“写作”考试出的作文试题,要求写成“记叙文”。这是一个有新意的、开放性的考题。然而,约束力不够大。有一位同学竟写了这么一个生活小故事:两位中学女生同座,一位名叫“柳暗”,一位名叫“花明”,性格殊异,矛盾不断,却又能处处化解,终于相反相成,心心相印,成长为令人羡慕的“姊妹花”。在谈到柳家为女娃取名时,作者写得妙趣横生:全家老少十余口,为了取名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由老爷爷拍板:翻词典,掀到认定的某页某行某字,就用它! (4)、《乡音》。 这是我为江苏省高中作文大赛命的一道题,不容易套用现成的记叙类作品。因为,在考生的脑海里,很难一下子搜索到与“乡音”紧扣的优秀记叙文。竞赛的结果相当理想,参赛者不但思路开阔,而且推出了好几篇精彩、独到的好文章! 面对“命题作文”题,若要写成“记叙文”,就必须敏锐地发现“命题”中的“情感穴位”,联系自己的情感生活,机智地加以发挥。这种“以情感人”的文章,最容易打动阅卷者的心灵弦索,取得最佳的效果。 有些“命题作文”是“理论性”的,要求学生写成“议论文”。“议论文”必须“以理服人”。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应当在弄清题义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它的理论“焦点”,然后用自己的“思想石遂石”去撞击它,在碰撞中激发理论的“火花”。这样,文章的理论阐述就可以既集中,又向纵深拓展了。 譬如当年考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命题中的“理论焦点”,不在“忧天下”,而在“先忧”、“后乐”。只有撞击“先”、“后”二字,才能有所拓展,才能有思想的闪光。我在阅卷时试着写过一篇“下水作文”,始终与“先”、“后”周旋,几乎把能想到的有关“先”、“后”的人生哲理全部都调集起来了。于是,有了以下写作思路:“先忧”,是“天下未忧我已忧”;“先忧者”,不是“先知先觉者”,而是“先”于学习、“先”于调查的人;“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先行者”不是“独往独来”的“英雄”,而是以唤醒民众为“先”;“先忧者”不能自恃有“先见之明”、“先行之苦”,就认为自己可以“先乐”;“先乐”可耻,“与民同乐”也不是最高境界;真正的“先忧者”必须“后乐”;不能“乐而忘忧”,“旧忧”过去又有“新忧”在前头;只能“居安思危”,永远当一个“先忧者”,当一个“后乐”的傻子。 当然,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不可能、也不必要像我这么思考(何况我不是临场写作,不可能只用50分钟)。同学们只要能觅取其中一点、两点,就可以了。 这儿用了“恳请”二字,“记叙文”三字还加了引号。足见此时此刻,我是在认真地进行呼吁!此话不知讲过多少次了,但是,应者寥寥! 一般说来,高考作文主要是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考生选择哪一种为好呢?从这些年来的作文答卷情况看,选择记叙文比较理想。这是毋庸讳言的。尽管高中教纲要求学生两种文体都会写,尽管两种文体的写作难度大致相当,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议论文写作从来都是高考学生的弱项。因为,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并作出自己的总体上的判断。这是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在人生的道路上尝过许多酸甜苦辣,摔过几次大筋斗,是难以讲出多么深刻的道理来的!高三学生的年纪都在18岁上下,如今又基本上被“圈”在学校里,“茅庐”还没有“初出”,要他们发表人生的见解,分析事物的“内里”和“外在”,委实是难为他们了!说明白一点,这是“赶鸭子上架”!我在十多年前就强调这一点,这几年遍阅江苏高考作文试卷,越发觉此话应当挑明——100个考生写议论文,有1篇“优秀”就算不错;而100个考生写记叙文,往往会有三四篇“优秀”!这是粗略的估算,但大体如此。朱光潜先生说过:“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去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他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然而,据我所知,一些语文老师还在要求学生拼命写议论文,说是比较“保险”。这“保险”,就是按照“提示语”、按照常规思路去写,大家都挤在一起讲“公理”、讲“常理”、讲“大道理”!凡是阅过卷的人都知道,这种高考作文是很难越过中档分数线的!当然,如果某考生平时的思辨能力比较强,临场又迸发出理论灵感,那也有可能写出相当精彩的、有自我见解的议论文来,如2005年江苏考区的优秀议论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和《善始之论》(用文言写成)。然而,这种作文可谓凤毛麟角,十分鲜见! 凡作文者,都必须从“记叙”始,打好扎实的“记叙”基础,否则难以登堂入室。从感性到理性,从对鲜活的现象世界的把握到对生活事理的领悟,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认识规律。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有独特的少年视角、敏感的情思,只要自自然然地落实到试卷上,就会有股子动人心弦的力量,就可能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这是那种解说“提示语”的作文无法比拟的。 应当说,大多数中学生都已具备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的纯真,他们朴素的视角,往往能发现许多成人不容易看到心里去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东西自自然然地写下来,其审美效果是非比一般的。南师附中的方欣同学写过一篇《假发的风波》,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方欣的爸爸谢顶忒早,为了美化自己的仪表,他特意去选购假发,此乃人之常情。由于老方在柜台前挑来拣去,结果引来了一大堆“看客”,这可叫陪爸爸逛商店的小方欣尴尬万分。她恼了,整个晚上都不理睬老爸,老爸为博得千金之欢欣,第二天毅然将假发退掉,颇有一点“牺牲精神”。小方欣知道此事后,心弦振荡,哽咽着劝老爸再戴假发……这便是“假发的风波”,平平常常,纯然是家常话语,但它把处于“花季”的女中学生的“自尊”和“羞涩”,把父女之间醇厚的亲情,把当代世俗生活中活泼可爱的“浪花”,天然无邪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原汁原味,令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清水出芙蓉”;这就是“天然去雕饰”。 在高考作文时,有几个具体问题必须注意:1、不要写那种“纯”抒情的、空泛的“散文”,应当实实在在地写“记人”、“叙事”、“议论”的文章;2、“故事新编”很难写,不要以为它是“终南捷径”,如果你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3、不要写那种随心所欲、肆意编造的“科幻作品”,动不动就是“时间隧道”,动不动就是“星球大战”,W教授,X教授,Y教授,等等;4、不要搞许多“一”、“二”、“三”、“四”,把文章切割、肢解的很破碎,尽可能地一气呵成;5、不要在标题下来三、四句玩“深沉”、玩“哲理”、玩“文字游戏”的“题记”,那是很令人倒胃口的,效果很不理想,影响了阅卷老师对“正文”部分的阅读情绪。 如果你要写议论性的高考作文,那就不能满足于讲一些“明摆着”的道理,要努力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尽可能发现一些其他考生没有发现的东西。 当千千万万考生写同一道作文题时,如果大家都写“明摆着”的、人人皆知的道理,其结果必然是令人心烦,虽然你说的“道理”百分之一百的正确。 旧话重提:1981年考《毁树容易栽树难》,不少考生写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也面临着“毁树”的考验。那么,谁是“毁树人”呢?明摆着有几个:万恶的“四人帮”,人民公敌蒋介石,窃国大贼袁世凯,还有一个慈禧太后。这一年,有几万考生不假思索,不约而同,一齐“扑”向这几个“家伙”。客观地说,这些考生讲得一点也不错;但是,当几万人不断重复这么一个“话头”的时候,阅卷人的“感觉”就不太美妙了。高考是人才选拔,是竞争;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十分讲求脱颖而出,千万不能“大路货”。如果满足于“大路货”,原本上等水平的考生就可能降为中等,原本中等水平的考生就可能降为下等了。 我至今仍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的江苏考生中,只有一个人没有满足于“明摆着”的东西。他在简括地议论了“四人帮”之流的罪恶之后,做了一个重要的概括:无论是“四人帮”、蒋介石,还是袁世凯、西太后,都是属于古今反动派,他们的反动本性决定了他们是“有心毁树人”。 请各位读者注意:话说到这儿,别开生面的“好戏”就要出台了,“新的发现”已经在向你招手了! 怎么更进一层,柳暗花明,进入“又一村”? 这位考生的办法十分简单,他找到了与“有心毁树人”相对应的另一面——“无心毁树人”。以“无心”对“有心”,我相信所有的江苏考生都能够做到。然而99.99%的考生就是没有做到。为什么?思考的方法不对头,不晓得正面看看、背面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上边看看、下边看看……这种看“法”,就是用两点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就是辩证思考。辩证法说复杂确实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就看你能不能朴素地加以运用。 且看这位考生是如何在“又一村”里大显身手的:他认为,“无心毁树人”是大量存在的,不外乎三种类型——1、揠苗助长者,如搞“土跃进”和“洋跃进”的人;2、不学无术、不会种树者,如“渤海二号”事件的责任者;3、搞不正之风者,他们更像无形的病毒在侵蚀着祖国这棵参天大树的身体。这位考生总结道:我们不但要敢于和善于同“有心毁树人”斗争,而且要敢于同“无心毁树人”斗争,更要持久地、细致地同自己身上消极的、错误的东西作斗争。 以上一例太典型了,所以我不厌其烦地抖出“陈年芝麻”,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悟出一点什么东西来。 “嘈嘈切切错杂弹”。愿江苏2007年考生能有所回应。我们期待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音乐!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 康 文)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