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2007-4-17 8:34:00 阅读 参与讨论()

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广大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难题,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回答部分家长的问题)


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广大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难题,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回答部分家长的问题)

  高考报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信息和基本知识的平台上,这个基础平台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成败。  

  那么要得到哪些基础信息和基本知识呢?

  1、政策信息:

  高考招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所有的招生行为都是在众多的政策框架下运行的,而且总是在不同程度的进行调整,考生和家长必须了解最全面、最新的政策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尤以招生简章中的信息最为重要,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你的志愿填报成功与否。

  案例2:

  基本信息

  姓名:吴晓婷 类别: 理科 高考成绩:530分  一本分数线:501分    线差:29

  志愿填报

  第一院校志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不服从调剂)

  第一专业志愿:法医学       

  第二专业志愿:法学       

  第三专业志愿:未报

  第二院校志愿:南京大学   (不服从调剂)

  第一专业志愿:略           

  第二专业志愿:略        

  第三专业志愿:略

  实录

   第一志愿出档线503分,考生高出了27分顺利出档。并且这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为529分考生成绩大于最低录取分。按照常理应该能够被录取,但是被退档了,原因是法医专业对考生有身高要求,在学校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法医学专业男生不低于1.70米女生不低于1.60米。 而吴晓婷同学身高不足1.60米,自然被退档,而其第二专业法学专业是这所学校的强势专业,竞争非常激烈最低录取分550分,吴小婷差20分,而且又不服从调剂。第一志愿落选了。第二志愿是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第一志愿的额满率非常高,决不可能在第二志愿录取,很遗憾又落选了。

  点评

  1、不认真阅读招生简章,有关专业对身体要求不知道。

  2、专业志愿没有梯度。
3、院校志愿梯度倒置,这个第二志愿等于没有报一样。

  这样一个高出本一线29分的考生被踢出了一本院校,只能在其他批次选择。真可谓“高分低就”,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政策信息的重要性。

  那么在实际中怎么做呢?考生从招生简章中应获得以下主要信息:

  1、     有无相关科目成绩要求(如计算机专业对数学成绩的要求)

  2、     有关专业对身体(如身高,视力等)的要求和对男女性别的要求。

  3、     级差要求    

  招生简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级差,

  专业级差:指院校在安排进档考生专业时其第一志愿未被录取,以第二志愿身份排序时,将其分数减去一个级差分再排序。

  志愿级差:也叫“院校级差”,是指高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高于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的差值。  

  2、有针对性的建立目标院校的信息库  

  首先根据考生的成绩水平,确定一个范围圈定一些院校,开始建立信息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实力:是否211、985、部属、省属、院系的设置、教师人数、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量、强势专业等。

  2、学校的毕业生情况:近三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毕业生的流向。

  3、学费水平、生活标准

  4、近三年至五年的录取情况

  考生和家长可以参考以下两个资料卡

  


  3、有关专业选择的信息  
  要想成功选择专业要作两件事,

  1、首先研究高校专业设置的知识

  什么是一级学科,也就是学科门,有多少种?什么是二级学科,也就是学科类有多少种,每个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毕业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还要了解每个院校的强势学科和专业是什么。

  2、其次,要科学地测量考生的自身潜能,清晰的了解考生的兴趣、行为动机、能力优势、个性等心理特征。

  从高校专业设置体系看有十几个学科门,几十个学科类,几百个专业,不同的发展方向,有不同的能力要求,究竟哪个最适合你呢?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的人喜欢与人交往,有的人喜欢与工具打交道;有的人则擅长形象思维,而有的人更擅长逻辑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就能发挥80-90%的能力,相反则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一个人一生能从事自己擅长而且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创造好的成绩,否则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了解自己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及能力的了解常常来自感觉,并不是真正科学的;而考生的职业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等是由自身心理特征所决定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它科学地测量出来。大量事实证明如果在不充分了解考生心理特征的情况下随意选一个专业或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3:

  某著名大学一位大三学生,在报考时填报的是当时最火爆的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从大二开始这个学生就表现出对这个专业的不擅长和不喜欢,到大三时几乎各们功课都不及格,甚至到了接近退学的地步,后来他母亲带他做了心理测试和咨询,结果这个学生确实存在这样的心理特征,经过潜能测试,发现考生明显在文学、历史、建筑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潜能,他喜欢的专业是建筑专业,他的母亲回忆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特征,当初只为了追求热门专业造成了这样的被动局面。

  l 专家观点:在选择专业时不能仅仅追求热门、高薪等外部因素,而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自身心理特征的内在因素。兴趣爱好和能力特征是一个人的两个方向,被认为是预见事业是否成功的两大心理特征。

  案例4:

  某重点大学2005年对1400名新生入学后进行了调查,发现43.9%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所报专业没有了解,有近半数的学生进入学校后对所选专业感到后悔,有48.6%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将考虑换专业。

  造成这样严峻局面的原因是两个不了解:1、对专业不了解    2、 对自己不了解

  l  专家建议:1、认真研究有关专业和专业设置的相关知识   

  2、建议参加心理潜能测试或咨询有关专家。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4/1360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