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认真听讲座的程度绝不亚于学生上课,一整天的讲座,大部分家长坚守阵地,寸步不离,生怕漏掉了重要的信息。
“面对新高考,我该如何应对?”“在高考冲刺阶段,我该如何复习?”针对这些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本报“求学指南”日前携手名师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了“梦想高考”系列活动之大型高考咨询讲座。一整天的讲座中,高考专家们就高考前心理状态的调适、如何填报志愿和专业、如何根据“一模”、“二模”成绩备考以及今年高考新变化等话题给广大家长和考生提供了很具体的指导。
因为儿女要补课,所以此次来听讲座的大部分是学生家长,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动,讲座现场尽管一再加位,但还是不断有家长涌入,两边过道都挤满了人。每一场讲座一结束,老师立即就被家长团团围住,一个个问题不断抛出,老师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后来老师还是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才突出重围,颇有些娱乐圈追星的感觉。
其实,家长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渠道了解相关高考信息,比如校园开放日。据悉,华南农业大学于4月22日在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广场(或综合训练馆)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及中山大学将于4月29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行“2007年本科招生校园咨询日”活动,都是请各专业老师为考生详细介绍各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内容。
填报志愿要考虑六个要素
有很多家长表示,填报志愿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很头痛。对此,中山大学就业办副主任王尔新指出,其实填报志愿并不复杂,应该是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填报志愿有六个要素要考虑:第一是成绩,不仅要看具体分数,还要看该分数在学科、年级的排名情况;第二是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兴趣;第三是孩子的人格特点,这点老师可能更了解,家长会有一定偏见,也可以通过一些测试工具来测试;第四是对专业的认识程度,要充分了解专业;第五是社会环境因素;第六是家庭文化因素。
至于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王尔新表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建议,如果考生分数拔尖,则选择一所名校很重要,将来就业更有优势;如果成绩一般不妨先挑一个好专业。
在选择专业时不要一味考虑热门专业,要用动态的眼光考虑,因为四年前热门的专业四年后也许会变成冷门专业。退一步来说,如果确实没读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不要自暴自弃,完全可以在研究生阶段选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校长张惠指出,今年高考专科填报志愿是安排在本科录取结束之后,因此,处于本科和专科分数线临界点的考生要特别注意,在是否填报本科B类院校时一定要慎重,因为一旦被本科院校录取,就没有机会读专科院校了。
不要太计较“一模”、“二模”分数
张惠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太纠缠在“一模”、“二模”考试的分数上,而应重视这两次考试的过程,对每一道题的题型、考点、解题方法进行研究,以此了解今年高考可能出的题目。此外,考生要从答题规范方面来看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区别,这点很重要。
最后50天调整状态很重要
张惠表示,离高考还有50天,这50天非常关键,考生首先应调整心理状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家长则要坚信只要孩子努力了就会有进步,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港湾。
在备考时,可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几次模拟考试总结回顾,扩大练习量,以题代练,大量接触各类试题。2.全面梳理整合考点、考纲信息,达到了然于胸。3.强化速记一些公式、定理、观点、英语词汇、语文名言名句、作文范文等等,有计划地分摊到每天。4.从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来确定各科的复习计划,如果各科发展均衡可考虑平均使用力量,如果偏科的话则要继续加强优势科目,差的科目尽量去提高。5.合理作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