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和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预测2007年的新课标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根据考纲要求,针对试题特点,我们应该制定科学备考策略。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方法欠佳则“事倍功半”。因此,在紧张的学习尤其是在第一次的新课标复习备考中,更应该特别明确高考复习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1.《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框架和依据,所以要以《考试大纲》为纲要,明确要求并对其细化,统领学科复习。
2.课本是万题之源,一切试题都是书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和依据精神。所以一定要重视课本,以课本为本,尤其是后期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拾遗补缺。
3.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一切无从谈起,遇到考题,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复习备考中要紧扣考点,全面把握知识点,明确链接点,探究生长点。从宏观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因果联系,构建综合化的知识网络,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
(1)把握基本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推理。概念不清楚产生思维混乱就是必然的。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求同存异,找出相似概念的异同点。
(2)理解基本关系。“背”会的知识永远是外在于自身的东西,无法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也就不可能随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能力。特别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纵向串联、横向串联。
(3)掌握基本观点。思想性是政治学科的一大特点,掌握基本观点才能不至于错从根起,才可能立场明确,方向正确。
(二)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现实问题
教学和复习中坚持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不能就知识研究知识。要明确知识就是“工具”,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而知识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要特别注意知识“工具”的适用性。这样,学科知识就必须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不能以原来的体系呈现。普遍适用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因而答题中生搬硬套也是不可取的。要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现实问题。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的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的交汇点,就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热点问题应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广积粮切勿深挖洞。”
(三)以人为本,启发人文思考
关注生活,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留心,首要条件是热爱生活,并善于对生活进行思考和理解。
人文素养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坚持“扬弃”态度,准确把握人文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合理因素,使之成为当今中华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高考的这种引导,是非常正确的,极具价值,必定会被新高考所采用。
(四)以必修内容为主,兼顾选修
关于选修模块在试卷中的比重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曾经表示:“以总分150分计算,保守估计选修内容会占到15分左右,乐观地估计会占到20或30分。”由此可见,必修内容是高考试题的大头,但是,也不能忽视对选修内容的复习,要认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五)强化能力,培养思维方法
近几年政治试题,坚持并强化了新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特别注意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2004年以前的考纲对文综考试提出的是“识记、理解、运用”三方面的能力要求,2005年考纲关于能力目标与要求的有了全新的提法,主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与要求,2006年、2007年考纲和文综试题坚持和强化了这些新的能力目标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标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必须按照新能力目标与要求进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针对性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四个方面的能力。
1.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试题材料中提取到的信息,并不等于都是有效的或者说完整的,考生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设问,将教材知识观点与材料有机联系起来,对材料信息进行合理的取舍、整合,实现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如2004年天津高考文综第39题第(5)问提供的背景材料是循环经济特征的表述,要求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通过审读材料,可得到两个主要信息:第一,把“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是改变了资源和产品二者的联系形态;第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形成一个系统(整体),资源和产品是它的要素(部分),这两个要素是一种互逆转换(互为因果)关系,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有机统一的正整体)。审读设问“联系的观点”可知,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因果联系、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具体形式,创造新的具体联系等。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将知识观点与材料整合起来,形成下列结论:第一,各国发展循环经济,这说明人们把握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找到了资源和产品的真正联系;人们变“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这是改变了资源和产品二者的联系形态,这说明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形态,创造一种新的具体的联系;第二,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反复循环流程,在这个流程中,资源和产品两个要素之间可以互逆转换,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又体现了联系的两个重要形式——因果联系及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一层次的能力要求是准确识别、选择知识;准确地调动、表达知识;准确地认识和说明问题。它不再满足于获取有关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而是要求在“准确”上下功夫。
(1)准确地识别、选择知识
例如,2006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38题,考生在明确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之后,应从每一设问的限定角度上准确地识别、选择所要用的知识。第(1)问应界定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科技,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知识;第(2)问,应选择运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知识;第(3)问应界定运用人生价值的含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考点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调用的知识,应因试题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而有所不同。
(2)准确地调动和表述知识
解答问题需要运用知识,但运用知识不是简单的堆砌知识、罗列知识,更不是搞“大拼盘”,而是根据题目要求重组知识、迁移知识。实质是准确运用一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属于思维过程的演绎推理,因此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调用的知识不仅要与试题要求相对应,而且要注意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上的科学性。上题第(2)问,许多考生从政治常识角度回答时,只知道照搬教材中关于国家的有关知识,提出要加强国家的文化职能,发挥国家机构的作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等,而不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国家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是在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又是在实行以德治国,由此应联想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这就把所述问题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知识对接起来。进而,考虑到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权力机构,它总是由有关成员组成。那么,国家要推动全社会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员就得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样,所回答的问题才具有完整性、体系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对事物的表征性特点加以阐述,或者初步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一层次的能力要求在“运用”、“认识和说明”上做文章。
文科类非选择题在涉及问题时,由于表述的不同,要求考生回答的内容也往往不同。通常情况下,设问中的要求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差别。“为什么”较多地强调原因、意义。“怎么样”则涉及到具体做法,重点是强调如何运用知识。考生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注意这些差别,准确地回答问题。如2006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38题第(1)问,要求考生回答“怎么样”,即怎样运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2)问的前一小问,要求考生回答“是什么”;后一小问,要求考生回答的是“为什么”,即国家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回答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第(3)问的两小问都涉及到“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搞不清,盲目答题,只能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目设置的情景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如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9题第(7)问要求阐释“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的原因和第(8)问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对此,考生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来论证和探讨问题。为使这种能力尽快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运用各种方法论证问题。我们平时要多作专门训练,做到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2)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观点要明确,不能含混不清,更不能是错误的。观点的表述、整个论证过程的表述不仅要思路清晰,书写工整,而且要逻辑严谨。因此,我们平时要学习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着重学习选修部分的《辩证思维》的内容。
(3)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思维。考生要不仅能综合运用知识论证已知的问题和观点,而且要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因而,考生需要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由上述可知,考纲中“四项能力”在近几年的试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也体现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达到测试目标不同于知识立意“老高考”,“能力测试”姓“能力”是今后高考的一个重大取向,备考复习中必须对这一重大导向的理解做足、做深、做透。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