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下面简称“二模”)于4月20日、21日举行。“二模”反映出的学生的适应情况怎样?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该怎样进一步适应和提高?“二模”分析会在永嘉中学举行。永嘉中学高三各学科备课组随机抽取100份样卷,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下阶段如何进一步复习提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供广大考生参考。 语文 积累个性素材 答题失误一 审题方面存在不足。相当多的考生不注意审题,造成以下问题(以失分最多的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为例):一是回答不全面,很多同学只能点出思乡一个要点;二是不具体,如有的学生答“充满惆怅、失意”,并未具体点出惆怅失意为哪般,泛泛而谈;三是离题,如有的考生认为诗歌抒发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朋友的怀念”甚至是“悲秋之”,离题甚远。作文也同样存在审题问题,对材料中明确的重要信息视而不见,没有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以及限制性的信息,结果作文选材和构思就偏离了话题或不扣题。 答题失误二 作文材料陈旧,时代感不强。许多考生写来写去还是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爱迪生、牛顿等等,套话空话连篇。有的考生没有材料可写,干脆把提供的材料当论据材料来写。材料雷同多,且陈旧、不新鲜。这次“二模”考试,我们虽然欣慰地看到前一阶段的辛勤付出取得了局部丰收,但也发现考生答题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心理太紧张、基础不扎实、答题不规范、原文意识差等。不少考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等情况较为严重,不该失分偏失分现象严重,令人痛惜! 建议>> 1、研读考纲,研究考题。在目前情况下,考什么,教什么,是高三复习的基本要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专门“法规”,是“命题之纲”,须着手研读,细化到复习中去。尤其要研究近三年高考语文卷,找准高考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强化弱项,精练习题。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冲刺阶段仍需某些方面的强化训练,对于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可以少花甚至不花时间和精力,而是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重点地复习,专攻某一项或某几项。在试卷中体现出来的如词语运用、文言文虚词、翻译仍是弱项,教师须有的放矢,重新认识,予以落实。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复习,力避“拉网式”复习。 3、强化技巧,规范答题。从本次诗歌鉴赏和现代文的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并未很好地了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很多考生的答案似是而非或答不到点上,导致答题偏离主题和回答不具体不完整,可见强化规范意识,加强方法指导,让考生掌握规范答题的技巧,尤为重要。 4、强化审题,优化作文。从此次作文情况分析来看,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还是考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差。针对这一情况,要有计划地组织这一方面的专项训练,特别是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的审题训练,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审题能力。同时,提倡积累个性素材,避免材料陈旧;提倡巧用素材,避免生搬硬套。此外,还要关注议论文写作的指导。
数学 掌握“三基” 完善知识结构 答题失误一 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公式掌握不够扎实。理科第1题是一道很基础的复数题目,但第一批学生的得分率也只达0.7,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复数的有关知识没引起重视,考试时对该知识点已遗忘。 答题失误二 新背景下,知识迁移能力不足。理科试卷第8题主要是考查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题目,很多学生考后反映看不懂,尤其是不能理解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覆盖动直线,从而使本题的得分率偏低。 答题失误三 学生对字母的运算能力明显不足。比如理科的第21、22题的第二步,学生发现有那么多的字母运算就不敢做下去,或一做就错的现象。 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狠抓落实。重视基础还是下一阶段的重点,所以在每一专题复习之前,先让学生做基础练习,然后在课堂上精讲,课后要落实作业,下次上课时还要逐个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脚踏实地地巩固基础。当然有能力的话,还要对新教材中的一些素材进行深挖、广拓,通过类比、延伸、拓展衍生出一些新颖题目并加以解决。 2、加强对客观题的强化训练。本次考试中,学生的客观题得分不高,随着高考客观题分值的增加,要对学生进行选择填空专项训练,提高解客观题的技巧。 3、回归教材,完善知识结构。综观近年来的新课程高考试题,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教材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所以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再次疏理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使自己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 4、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高考数学的考试宗旨是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高考始终注意的是通性、通法的考查。复习中,要熟练掌握“三基”,充分体现基础数学的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把向量、微分、概率统计、随机变量等思想方法融合到传统数学思想方法中去,逐步做到自觉地、灵活地运用于所要解决的问题。 英语 加强训练 创建写作模板 无论从试题本身的各项评价数据,还是从学生的适应程度来看,温州市二模英语卷是一份有较高可信度和有效性的理想卷子。本文针对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给予复习建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答题失误一 忽视题意解读。在做选择题时,部分学生一味追求答题速度,而忽略了解题的关键点,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同时,选择题充分的语境提示虽降低了试题难度,但交际和语法结构相结合的综合化语境也造成学生误读题意。如第2、10题。 答题失误二 写作句式单一。学生作文的字数普遍增加,这是好事。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大多千篇一律地采用:in my opinion,可见学生句式单一,缺乏系统训练和指导。 建议>> 1、教师要加强对《考纲》《考试说明》的解读,让学生明确考试的目标、方向、范围、能力水平,增强二模后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2、加强对解题的训练与指导,强化学生对题意的解读。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单项选择题、单词拼写题等,并让其理解题意,完整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是选出正确答案的前提;让学生感悟语境,揣测意图,明白句子所描述的事情是在什么情况(意境、语境、说话人的心情)发生的,如第2、5、10、20题等;加强题干信息有效性分析,单项填空题题干中某些句子或短语会为选择答案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从词法、句法、惯用法、语境、逻辑推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生活常识、英美文化常识、事件背景、写作目的、情感倾向、篇章结构等角度来看待问题。 3、针对学生作文出现的句式单一,毫无生气的现象,教师应加强学生进行句式的多样性训练。同时,应对作文的类型进行归类总结,指导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写作模板,由模板性、模仿性写作向个性化写作过渡,同时加强写作范文的背诵检查。
文综 地理 把握概念 培养读图能力 答题失误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不太全面。 2、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急于答题,从而导致答非所问或答得不全;同时,回答论述题的思路不清晰。 建议>> 1、加强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地理事物和地理事件的教学,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地理学术语言,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2、学生的读图能力仍是其弱项,须在今后的教学和练习中继续加强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学会用图,能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结合信息分析问题。此外,要加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3、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把握好教学梯度,掌握好教学节奏,同时帮助个别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历史 巩固知识 学会融会贯通 答题失误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有较大漏洞。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表达的能力比较弱,如第39题第二小题第一问“概括汉阳铁厂和汉冶萍公司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有些学生只回答一两点,有些学生干脆把材料中关于困难的语句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 建议>> 1、重视学习《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领会其精神。特别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中的例证性试题,领会这些试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的思路与方法。 2、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最后阶段复习要对照考纲列出的考试内容回归课本逐点掌握。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学习与核心能力的养成。尤其是专题复习时知识的跳跃性极大,一定不能忽视在“点”上的落实,不要让专题复习作无用功甚至起反作用。 3、着重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政治 查漏补缺 加强学科沟通 答题失误 1、提取信息能力不强。例如第38题第(1)小问要求读图表回答问题,许多同学对读图表不准、不全、不会做上下对比,不能读出“2002年-2006年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增幅情况的对比,以及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小的对比”因而得不出我国目前存在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的结论。 2、理解审题能力不强,答题技巧有待提高, 3、表述能力差,不能正确使用专业术语。 4、思维的广度拓展不够。例如第38题的第三问,扩大内需的经济意义,许多同学不能答到有利于化解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更想不到有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好复习的查漏补缺工作。在临近高考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要尽可能及时结束热点专题复习,指导学生读政治教材和考纲。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2、加强思维方式的训练,从内涵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平时教学和复习的指导中,要精选典型试题(历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考考试说明上的样题)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明白高考所要求的各种能力的具体表现,通过平时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内涵上提高自身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3、加强学科沟通,拓宽知识面,把握时政问题的精神实质。2006年文综卷比以往试卷更多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沟通,特别是政史地之间的沟通。政治试题提到的一些新名词往往是考试的重点、难点,要求我们关注社会,积累社会知识。 理综 物理 回归课本 培养基本能力 答题失误 1、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 2、在基本方法的运用上不够得心应手,甚至有的学生不能运用。 3、审题错误应试方法不当。 建议>> 1、回归教材,加强对双基的落实。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内应该让学生回归书本,多看看书本上对概念、规律的细节把握,更透彻地理解概念、规律,明晰它们的应用。在平时选用练习时应避免那些繁、难、偏、怪的题目,让老师进入题海,对第一轮学生测试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整理、提升后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把学生从题海中拉出来。 2、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应加强,对基本方法的训练应突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经过第一轮复习后,一般的物理问题可能会感到不困难,难的是一些具有“能力点”的问题,如多物体多过程问题、建模问题等,我们应加以重视,在余下一个多月时间中应有针对性侧重性开展复习。 3、加强对学生考试方法的指导。在临近高考时,我们老师有必要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上的指导,在高考中所取得的成绩不仅跟知识的掌握多少有关,也跟考试中的方法有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理综考试。 化学 突破难点 提高分析能力 答题失误 1、部分学生在复习时忽视基础知识,忽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思考问题不能紧扣主干知识,思维指向性不明确,造成思维混乱。 2、审题较粗心,答题的规范性差,“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还是较严重,特别在语言表达与化学用语的书写上,是后阶段着重要做的工作之一。 3、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差,语言表达不能切中要害,失分严重。 建议>> 1、进一步明确重要考点、热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2、回归课本,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精练精析,尤其是《考试大纲》及课本上的典型例题。 3、重视加强学生在解答试题时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正确的解题套路,加强答题规范化、准确性训练,尤其加强对语言表达与化学用语的表述的训练,继续落实作业的批改,加强教学反思。 4、深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分层训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对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注重解题细致程度和规范化训练,使他们不犯低级错误,对有潜力的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中等生和稍差学生还要加强双基教学、主干知识的条理化、网络化。 5、进一步加强学科内综合训练及各题型的针对性训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 重视基础 构建解题模式 答题失误 1、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图表、图解信息转换能力差。 2、实验设计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答题不够规范。 建议>> 1、加强基础训练和重视知识来源,在教材中寻找落脚点。 2、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系统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加强概念串联和结论性语言的理解、描述及知识形成过程。 4、加强高考针对性训练,加强图表题、实验设计题的教学和提升训练,构建解题模式,要特别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并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