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十大困惑之解答 一、报考热门与就业热门 填报志愿扎堆热门专业似乎是近几年报考的“通病”。有的考生家长凭感觉,望文生义,片面追求热门。也有的存在从众心理,不考虑自己的情况,哪热往哪挤。有的高校一个专业只招二三个人,但一个班里就有五六个水平相近的人同时选报。 其实选学校报专业并非追求时尚潮流,报考热门也不一定是将来的就业热门,家长和考生们应该学会冷静分析,要注意前瞻性问题。在志愿选择上既要看到进口也要看到出口,今天选择是为达到明天的需求。不同需求的人,考虑和选择的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如:准备出国的人,学校的牌子、知名度,特别是在国外的知名度是重点;准备继续深造的人,哪些学校、学科对继续读硕士、博士有好处是考虑重点;准备毕生后就工作的人,应重点考虑所学专业、分配前景如何,人才需求前景如何。 例如有的同学受财富效应的影响,热捧经济专业,但由于学经济的学生逐年增多,而有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又不够精深,最终造成了就业困难。很多同学一看到机械类的专业就不愿意报考,认为专业太累、专业太陈旧。其实高校能站在科技前沿,就是因为其能够动态调整自身的专业和学科结构,调整教学培养内容。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就需要专业机械人才。每年中石油中石化的设计院所都会从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招收部分机械类的毕业生。 已经被某高校录取的小高同学特别提醒大家,报志愿时不要被专业名称迷惑了:有些名称起得比较“炫”,比如当时他报计算机的时候,专业名称叫做“信息科学”,当时大家并不太清楚究竟是干什么的,后来上了一段时间课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IT。他建议考生最好对自己所报的专业有一定了解,比如看看高考咨询材料、参加学校开放日、看看实验室,有条件的话翻翻专业课程的课本,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不要仅仅看名字就给它一个主观的认识。再比如有些男生平时打电脑游戏觉得计算机挺好的,一看“信息科学”的名称又觉得很好听,但真正学起来往往并不是这样,里面也有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是很有逻辑性的,甚至有一点枯燥。因此首先比较好地了解一下这个专业会使报志愿更加客观一些,也是对大学生活做一个比较好的准备。 此外,报志愿时有些同学看见校名中有“地质”、“石油”、“农业”等字样的学校就不看了,认为这些学校专业比较艰苦,但其实仔细查一查,这些学校也有很好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就业率都很高。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06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也许能给家长和学生们一些借鉴,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平均起点工资最高的是哲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为2823.9元,其次是工学专业的毕业生为2535.89元,随后是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文学,这四个专业的毕业生平均起点工资达到2200多元,法学和经济学较低,为2025元和1742元。
二、京内高校与京外高校 要正确对待报外地院校。这几年在志愿选择有几多几少,其中一多一少,就是报北京的多报外地的少,志愿分布不平衡。而实际上,同样的分数报考外地院校,通常能被更高层次的高校录取。 每年外地院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约占总计划的1/5左右。从今年的招生计划看,在京院校招生计划62622人,占计划总数的79.84%。其中在京部委院校招生计划为7458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9.51%,市属市管院校在京招生计划为55164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70.33%;外埠院校招生计划为15814人,占计划总数的20.16%。因为看好北京的生源质量,很多外地高校在北京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加。 在京招生的外地院校,不少是部委属重点校,层次高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利于学生学习与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全面培养是有好处的。问题是现在有不少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去,有的认为东北、西北、大西南所谓“两北一南”都是“老少边穷”地区太苦,孩子受不了;有的认为到外地一旦有事鞭长莫及,更多的是担心毕业后如何分配?户口怎么办?孩子太小能适应外地气候环境吗?等等。 是否报外地院校要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由考生和家长决定,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白白浪费这1/5录取的可能性。但是报考外地的考生也要注意,对于热地区、热院校、热专业及招生人数少的学校和专业,应放在一志愿,用热地区、热专业的外地院校托底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三、“拔高”还是“低就” 志愿该“拔高”还是“低就”?“拔高”一旦失误也许会导致名落孙山的尴尬,“低就”录取结果出来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一比非常后悔,可木已成舟后悔晚矣。我们现行的是考前填报志愿,不可知因素很多,确实有个风险问题。如何把握取决于考生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冒大风险就可能实现高的理想,但一旦失败也要承受打击。考生和家长应该都设一个心理承受底线,只要不突破底线就可以。 但家长要避免进入“盲目跟风”误区:人家报清华北大,咱也报,大不了上二志愿。家长应该清楚:如果成绩不是卓越超群,不光是进清华北大难度大,就是二志愿的可能性也很小。这种情况下,一志愿报符合自己水平的有特色院校是最理想的,专业的选择空间也大。否则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选报专业时自由度较大,可并列填报自己想学的专业,但服从调剂栏内尽量填上服从或有条件服从,以免偶然失误造成高分退档。 学习成绩较好或成绩不太稳定的同学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恰当的选择,第一志愿可高报一个录取成绩较高的理想专业,第二志愿必须拉开档次,依次类推,最后填一个保底志愿;或者第一志愿填报一个既符合自己实力又满足自己意愿的专业,注意避开热门,以提高录取率。 学习成绩在录取线边缘的考生,则应充分利用填报志愿的技巧,第一志愿选报录取成绩较低的冷门专业,争取以巧取胜。
四、看分数还是看排名 在高招咨询会上,很多家长都喜欢问学校去年的分数线,认为以往年分数作为参考是比较保险的。招办老师提醒家长,对填志愿来说,看分数并不可*,因为每年题目的难易度有所不同,每届考生的情况也不同,不可能今年的分数分布情况与往年一样。所以,填志愿应该以学生的名次为依据,因为说到底,学校录取也是按名次录取。 填志愿要搞好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是给考生定位,依据平时成绩和一、二模成绩,找出考生在全区考生群体中的位置(上、中、下,注意不看分数看名次),这叫基本定位或基本评估。第二个定位是给大学定位,依据是市高招办提供的全市三年高考录取统计资料,从这份资料中可以找出某所大学所在录取批次中的位置。 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位置找得准,志愿才能填得恰如其分。考生要依据两个定位和当年的招生计划,来确定志愿选择的重点制定出方案。要注意,考生定位和大学定位运用的是弗晰逻辑理论即模糊逻辑判断,所以不用十分精确,只要找到大概的分数范围和排名即可。 这些年,一些考生往往把握不好定位,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过高估计自己,认为自己的潜力大,临场发挥好,在志愿选择上盲目高攀。要知道雄厚的竞争实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考生不要幻想奇迹的出现,一定要注重客观现实。
五、重兴趣还是重成绩 在填报志愿时还要摒弃一些影响我们决策的惯性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就按成绩报志愿。认为分数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先确定孩子分数的位置,然后选择孩子“够得着”、“不吃亏”的学校。这样的填报方式看似合理,但专家提醒,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还要看考生的意愿和个人情况。不能像进商场买东西,我能考540分,我就要进最低录取分是540分的专业。填志愿应该理智,不要高,不要低,要适合自己。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才能提供自己施展才能的平台,才能发挥自身的潜在价值。 小高当年高考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并且顺利地被该专业录取。谈起当时报考的原因,小高很坦率地说:“当时自己成绩还不错,主要是爸爸妈妈觉得这个专业前景很好,就业不错,于是就报了。”但同时她也说其实刚入学时“不太适应”,只是后来“慢慢努力让自己去适应才好起来。”因此她说如果让她再报一次志愿,她觉得“还是个人兴趣最重要,毕竟如果实在没有兴趣,即使学起来也会很痛苦的。” 和小高一样,小邓同学也是以自己当时的第一志愿进入北京大学法律专业学习的。他说自己从一开始就对法律非常感兴趣,“我的理想是真正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做一些事,所以高考报志愿时几乎各个学校都报了法学专业。”现在,小邓在本专业学习成绩不错,课余还积极参加了北京大学学生法律援助协会,个人兴趣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得以实现,个人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在医学院校咨询专场上,几乎所有医学院的招办老师都特别强调:学生要报考医学院,必须对医学有兴趣,否则很难完成学业。大学的学习是与就业关系更密切的专业性学习,很多专业知识如果不是兴趣所在会觉得非常枯燥。而且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今后就业也会觉得为难。所以专家建议考生,选择志愿时要尽量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六、选院校还是选专业 填报志愿到底该院校优先,还是该专业优先?专家建议:高分选学校,低分选专业。 填报志愿应该把今后的人生目标定位和高考分数结合在一起考虑,这才会让考生有更大的发展。重点院校的师资配置、实验室建设、科研课题、信息来源等,相对来说占有优势,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也会更多,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每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甚至一些普通大学的品牌专业,也可以跟重点大学的相同专业媲美。如果考生在高考总成绩上,难以报读名牌大学,则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将来也会容易出成就。 当然,要做出准确的专业选择,考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个人性格特征与职业特点匹配,是确定专业选择的重要前提。曾有一位女生在父母的要求下报考了医学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自己晕血,只好退学重新高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不鲜见。
七、是否报考三本院校 去年北京市高招录取首次分三批进行,85所院校参加了三本录取。今年北京继续进行三本招生,今年的招生院校比去年略有增加。据了解,绝大部分省市都有本科三批,在京招生的本科三批院校除了少数公办院校外,大多都是民办高校或者独立学院,由于办学体制不同,每年的学费比较高,大部分标准都定在万元以上。 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解释设置三本的原因:以往参加过高考的考生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学校太多、志愿太少,所以机会比较少。近几年北京招生的学校数量越来越多,甚至一年增加近100所学校,但是本科的批次始终就是两个批次,一个批次只有三个志愿,考生的选择越来越困难。增加本科三批主要是希望给考生更多的机会,增加考生选择的机会和被录取的机会。
八、是否填报提前批次 提前录取,对多数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机会,但成绩较优者,原则上不宜动提前批的脑子,可重点研究重点批的志愿填报问题。千万不可有“不填白不填的”心理。因为一旦被提前批次录取,就不能再参加下面各批次的录取工作了,所以不要随便填写,以免失去后面批次的选择机会。近几年,就有一些成绩顶尖的生源,因草率填报提前批而失去了后面的录取机会,造成了终身遗憾。 但考生可以留意各学校的详细情况,有些学校对报考本校提前批次的学生有优惠保护政策。例如,提前批次填报北大小语种,第一批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如果分数达到第一批北京大学提档线,可以申请退出小语种录取,进入北大一批次录取。人大在北京的外语类招生也采用提前批录取,但如果提前批次报考人大外语类专业,第一批第一志愿仍报考人大的学生,在分数达到人大正常的录取分数线时,允许考生申请退出提前批外语类专业的录取(须书面申请),按第一批志愿正常录取。
九、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 在志愿填报中,各批次的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从往年的统计看,第一志愿的满足率约为80%。 一定要把每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选择好。每批第一志愿填报得是否得当,对考生在这一批中能否被顺利录取关系极大,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由档案投放规则决定的。规则是齐步走,即每批都有几十所上百所大学同时录取,档案同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同时放在网上)而且是只要控制线上有档案,一次给足。但各校投放的分数不同,上下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也就是说全市每批次有规定的控制线,每所大学有各自的提档线。 第二,是由档案转递程序决定的。每所院校都首先提取第一志愿考生的档案材料审阅,如录取不满时才提取二志愿考生档案,因此,第一志愿考生处于最佳候选位置(这就是第一志愿优先权)。如果第一志愿选择不当,不但会很容易地失去最佳的候选位置,而且会给下个志愿的录取造成困难,从而导致一步不当,步步失控的局面。 第三,是由现行的录取政策决定的。虽然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大学不得拒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同时也规定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可以有条件,这些条件由各大学自主制订。从以往部分大学招收二志愿考生的要求和做法来看,主要是这几条:①志愿差,非一志愿考生必须高出第一志愿几十分。②预留人数或按百分比预留。③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必须达到已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平均分。④其他附加条件,如只接收第一志愿为某大学考生等。⑤使用机动名额接收高出第一志愿考生几十分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从这些要求和做法,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学在一、二志愿的录取上是有区别的,这些做法有的显得有些苛刻但它是合法的。 可以说我们现行的录取规则是志愿清,而且是志愿齐步走,即在同一时间录取同一志愿考生。由于录取规则不是分数段段清,即便是高分考生也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如果第一志愿选择不当,同样也是存在着低录或落选的危险。第一志愿选择不当轻则浪费几十分,重则落选。现在本科以上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已达到85%左右,一些名牌院校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所以一定要选好每批次的第一志愿。 每批第一志愿既然这么重要,我们如何去选择它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住从个人实际出发的原则,即个人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这一客观现实出发去选择好每批第一志愿。 为防止考试结果不理想,二志愿也必须认真填报。招收二志愿考生的政策各高校都会在招生章程中表述。其实各在京高校如果关心北京考生,都想招收部分高分二志愿考生的。但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预留计划进行增招。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有这样的条件的。一般一志愿提档分数不是特别高,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有可能招收部分二志愿考生。因为具备自主招生的高校预留计划的比例要比没有此资格的高校大的多,在自主招生计划没有全部使用完的前提下,各高校还是愿意为本地区做点分内的贡献,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
十、是否该读高职 今年高考,高职计划招生4万人,比去年增加8000多人。 据了解,近3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95%左右为各类企业所需。进入企业的人员中,5%左右为普通本科生,15%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北京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已经占全市GDP的60%多,在第三产业中突出的市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零售业,需要的是大量具有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是光明的。 据悉,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5.3%,而一些好的高职学校一次性就业率就达到90%以上。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区别。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在相关学科知识基础上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的是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是适合接受高职教育的。这不仅符合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