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题向细节要分数
临近高考,绝大多数考生都从知识上、身体上、心理上为大考做好了准备。但是,每年高考以后,很多学生都会因为没有掌握考试技巧丢分而影响高考成绩,耽误自己的前程。那么,如何取得“不该丢的分数”呢?
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听监考老师的说明,看清试卷对考生的要求,答题说明和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答卷之前要认真填好卷头,在指定位置把自己姓名、考号等认真填好,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下细节:
一 审题篇
1. 考生拿到试卷后,先看试卷是不是本堂考试时卷的试卷,在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
检查试卷有无缺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向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人员处理。在开考铃响之前如有时间,可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熟悉难做。答题一定要在开考铃响了之后开始。
2. 仔细阅读答题说明。每份试卷前面都有关于本卷考试“答题须知”之类的要求,如
哪类考生答哪部分题,哪些题是选答题,哪些题是必答题,哪些题可直接做在考卷上,哪些题要答在另一份考卷上,总共有几页,有几题等等,这些情况在作答前必须搞清楚。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在着方面出问题,或漏看了两题,或漏答了一页等。
3. 看请题目要求。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请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是单选还是
多选。考试中作文卷经常出现看错文体要求的情况。
4. 看请题目本身。数理化等学科要看请符号,英语要看请单词,语文要看请字词。要
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所不同。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考生应从题目的文字叙述,或从给出的示意图中去挖掘隐含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
二、答题篇
1. 稳定情绪,有效利用提前入场的10分钟。这期间,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尽快使自
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按考试规定,提前5分钟发卷,在这5分钟里,主要是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破损、漏印、印刷不请等现象,如有应及时更换:同时浏览整卷,了解一下质量、题型,做到心中有数。
2. 合理分配时间。现在的考试都是限时考试,既考答题的准确度,又考答题的速度,
要求既快又准确。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被某个难题“粘”住后花了大量时间还没眉目,就赶紧转移兵力,把其他的先攻下来,最后有时间精力主攻“堡垒”。
3. 先易后难。拿到试卷,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这不但是经验之谈,而且符合心理
学原理。刚进考场时,人的情绪都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特别是做过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小题越多,拿到的分数也就越多,心里就越有底,自己信心也就大大增强。
4. 准确快速解。在认真审题后,要力求答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
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好,提高效率。理科科目求解的原始式尤其要注意准确性。
5. 遇难题,先跳过去。因为思维卡壳或其它原因,一时解不出某一题,不要过多的纠缠,浪费时间。待其它会做的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攻它。
6. 草稿纸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草稿纸上的字迹要清楚,标明题号,以备自己检
查时用。选择题也要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的论证过程。草稿纸上做好后, 应立即抄到正式卷子上,并应准确无误
7. 不留“空白”。做题“空白”无论如何是不得分的,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要
坚持相信第一感觉。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感觉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或者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对于主观题,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即使写上相关的公式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数,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
8. 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答案布局合理,保证整顿
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表明,一个人对某人有了一定认识后,会影响到对该人其他方面的认识和评价{。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别人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的分好上加好,糊涂者的得分差上加差,两者分数比客观分数的差距拉得更远了。
三、攻克难题篇
1. 高考中遇到疑难题是正常现象。如遇这种情况,一要冷静对待,不必紧张。须知我
感到棘手的,别人未必不费功夫。二要暂时放下,迂回包抄。前面讲按题序解答,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有的考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就遇到难点,这时就应暂且将难题记下,跳过去先抢易做可得的考分,然后视时间多少,再回过头来收拾疑难题。
2. 高考分数多一分,人生道路便不同。因此,能否突破难题至关重要。同时考虑每位
考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难;要易,大家易。这样一想,考题再难也就不足为惧了。在思路上可以这样考虑:分析这道题难在哪里?命题意图是什么?存在哪些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有哪些依存、制约关系?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来解题?对于“从不相识者”,应设法转化为已相识的问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3. 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问题。不囿于一点、一个方向或一个小范围,千方百计地去
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这样多向思维,逐步分析,寻找突破口,然后大胆切入,会一点就答一点。可以逐步解答、跳步解答、倒步解答,能做一步就做一步。如果时间已来不及而顿悟了结论,可尽快将关键步骤、结果简答于卷面,抢得分数。
四.检查篇
1. 高考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
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考生如采用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在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目,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检查过程的第一步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接下来检查各类题型的做答过程和结果,如有时间要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题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第感觉做出的选择。对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的检查,一是要改正感错字和病句。另外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
2. 计算题和证明题是检查的重点,你要仔细检阅你是否完成了题目的全部要求。若时
间仓促,来不及验算的话,有一些简单的办法。一是查物理单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这里所说的“像”是依*经验判断,如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或有规则的表达式,若结论为小数或无规则,零乱的数,则要重新演算,最好用其他方法去做,自然这是最保险的措施。
3. 为了缩短检查时间,检查宜“以粗为主”、“粗细结合”。“粗检查”着重检查解题过
程与解题结果的合理化。“细检查”则要检查运算结果的正确性。需要强调的上,检查时不要轻率地改变原来的答案。一般来说,在摸棱两可、不能对知识作正确会回忆,而且自己也无法进行检查与推导的时候,宁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
高考是分秒必争,分分计较的考试,未发出考试终止信号,即使答题和检查完毕,也不要急于
交卷;应再次复查答卷,推敲答案,做必要的修正。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