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正式公布了今年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方案,其核心内容为“提前录取、免费教育、精心培养、确保就业、带薪读研”。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细则》,学校今年在全国招收免费 在费用方面,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约5000元/年)、免缴住宿费(800~1200元/年),并补助生活费(每月约400元),相当于“包吃包住包学”。在就业方面,对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实行统一调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就业政策。免费师范生毕业时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岗位;未落实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工作。 免费师范应届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可以被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县级及县以下两年服务期间,一边教学、一边在职带薪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对工作业绩突出、学业特别优秀的还可继续攻读教育博士学位。 (本报武汉5月21日电 记者甘丽华) 华东师大:千名免费师范生名额95%投放到中西部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今年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000人,其中95%左右的名额投放在中西部地区,上海地区免费师范教育的名额仅有50人(包括体育教育8人)。根据规定,今年入学的实行免费教育的师范专业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国家补贴生活费。免费师范生入学后必须签订协议,否则学校可取消录取资格。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表示,相信新政策实施后,招进来的学生事业心、责任感更强,素质更高。而对师范生的“入门”要求也将会更加严格,华东师大正考虑在招生中增加面试环节,重点考查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爱心、责任心、亲和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通过面谈、心理素质测试等手段,选拔适合当教师的学生。 据了解,华东师大正着手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一些基地,以帮助毕业生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真正发挥作用。在西部地区建立基地,学校可以在毕业生服务期内对他们进行跟踪服务、帮助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成为对当地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改革等进行全方位服务的依托。在师范毕业生赴农村学校任教期间,学校将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提高思想和心理素质、教学能力,支持他们提高学历、学位。 (记者周凯) 北京师范大学:选拔优秀免费师范生到海外(境外)学习 北师大今年面向中、西部地区招收1050名免费师范生,但有志的优秀学生亦可在入校后申请转入师范专业,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 为了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北师大正在探索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思路和措施进行改革,包括: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行教育见习和实习支教。安排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重点在中西部省份及华北地区中、小学设立实习基地。实行导师制,由本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导师组,指导师范生的学习、教育实习与研究。实施海外(境外)学习计划。选拔优秀免费师范生到海外(境外)学习或见习,拓展国际教育教学新视野。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毕业后学校将实行跟踪培养 今年东北师大本科师范专业计划招生1500人,其中大部分指标放在中西部地区。 学生被录取后,将收到两份通知书,一是东北师大的入学通知书,二是由地方教育厅签字的合同书,学生在合同书上签字后,即可享受免费教育。 针对免费师范生,东北师大出台了两个政策:一是按照国家规定,学生念完本科后将回到生源所在省份从教10年;二是留在城市工作的,要到农村从教两年。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承诺,学生毕业后学校将实行跟踪培养。 此外,就读东北师大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入学两年后可以申请转到师范专业,学校将把前两年的学费补偿给学生。 西南大学:将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教育 西南大学今年共有21个师范专业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总计划为2945人,其中文科1317人,理科1348人,艺术类160人,体育类120人。 为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教育的相关政策,西南大学今年计划向西部地区有所倾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市招生数占免费师范生招生总人数的79.6%。 西南大学计划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力图使学生在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同时,还具备带领当地农民搞好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在师范专业范围内可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今年陕西师大将招收2600名免费师范生,占本科生招生计划总数的2/3。 学校还将拓展建立一批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以满足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实践教学需要,切实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培养导师制,在已有的基础上,遴选一批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作为免费教育师范生副导师,建立一套具有陕西师大特色的师范生培养导师制;形成免费教育师范生动态管理机制,修改制定相关的学籍管理条例,规范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转出以及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的二次专业选择。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