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字音 本题如果是考直接注音,就要注意三个错误选项中所错的点应该是不同的,分别为声母、韵母、声调,有时在两个选项间取舍的时候可以此为依据。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如果是考音近字的话,就要注意形声字和多音字,另外要注意的是,试卷上往往会考一些常见的误读字,所以,想当然的读音往往是错误的。 2.字形 看到一个词语首先要想想它的意思,由词意去推断字形是否正确。 3.近义词辨析 实词辨析主要是要分析词义,有相同语素又有不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的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注意采取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有时在最后两个无法辨析时,可以倾向与选择较为不常见那个词语。 虚词辨析的时候主要注意两条:一是看句子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关联词;二是看句中相搭配的关联词。 4.成语辨析 首先要把握成语的意思,注意不要望文生义;其次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不能弄错;第三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同时注意成语的词性。 5.语病 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这样可以发现一半以上的语病。对于并列短语要重点分析,可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是否恰当。 6.标点或修辞 特别注意问号、分号、顿号、冒号、书名号、省略号、引号。选项中问号使用正确的情况很少,分号前后至少要有一个逗号,冒号有说明和总结的作用。 修辞去年刚考过拟人,所以今年要特别注意比喻和夸张。比喻要发现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点,夸张要和吹牛区分开来。 二、科技文阅读 在做题的时候尽可能在原文中找到选项的出处,逐一加以对照。特别注意未然和已然、原因和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时可以先划出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避免理解上的困难。在读完一遍后可以先看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文言实词主要*积累,但如果碰到一些自己实在不知道意思的字就要*猜了。猜的时候把握两条原则:一是越是和现代汉语解释相同的字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把解释代入句中去揣测。 四、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名句默写、文学常识 文言文翻译,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并加以解释,再依*动词串联整句话。另外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虚词和一些固定搭配。 诗词鉴赏要先回忆作者的风格和所处的朝代,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理解诗的大意,诗的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诗词鉴赏的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名句默写要按规定默写,要求默写三句就写三句,不要多做。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在默。这道题目千万注意不要自己生造诗句,一来不可能造对,二来可能会留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使一些可能的分数失去。文学常识题也是如此。 五、文学作品阅读 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第二遍阅读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就能把握这些文章的大意。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词句理解题,找出词句解释相对应的内容,用答案来替代原词句,使上下文保持一致。 信息筛选题,从文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符的内容,或摘录,或概括。 要点归纳概括题,认真分析题干要求,不漏点。从文中找出相对应内容,或归纳或概括。表述不能有语病。 鉴赏评价题,找到相应的语句体会,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特别注意的是,在回答之前先要弄清每道题目在考什么,然后针对考点加以回答。另外,这些题目中基本上是2分一点,所以可以根据分值给自己的答案分点。 六、语言综合运用题 这是高考试卷中创新最大的一组题目,几乎每年都会有新题型出现。不管在考试中碰到什么新题目,关键是要审清题目,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认真回答。 七、作文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审题是第一步,而且是很关键的一步。先弄清是何种类型作文,然后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题目中有材料的话,千万不要在自己文章开头就先照抄材料。如果担心自己字数不够,要*材料来凑字数的话,也要尽可能把材料化整为零,分布在作文各处。 落笔之前至少要打腹稿,开头和结尾最好能够先在草稿上写下来。一定要避免出现写完发现字数不够再在结尾后加凑字数文字的情况。 行文过程中切记保持卷面整洁。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