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例]话题:由“降价”所联想到的2007-8-10 17:55:00 阅读 参与讨论()


“降价”话题作文导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来各类商品促销一波接着一波,大到汽车、家电,小到药品、牛奶……降价,成了老百姓生活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商家动足了脑筋,商场降声一片,在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促销大战中,消费考只有睁大眼睛,才能买到真正价廉物美的东西。 
请以“降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点拨提示】
    “降价”的字面意思很简单,考生不难理解,一般不会离题。那如何入手呢?不妨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利用补充扩展法,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降价的困惑”、“降价的背后”、“降价的危机、“降价的思考”、“降价不降值”、“降价须讲诚信”……二是化实为虚法,由商品的降价谈人生的降价、人格的降价、灵魂的降价,其内涵明显比通常商品的降价要丰富,要深刻。三是可以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也可围绕降价进行一些故事新编等的创作。需注意的是,一是不可将降价做作文的引子,通篇谈诚信等问题:二是不可游离话题,大谈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由“降价”所联想到的
    【题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
    大到林立的商厦、超市,小到街头的货摊、小商品,随处可见“跳楼价”、“大出血”等字样,更有超市的门口随处站着商品的促销员免费赠送商品,并不失时机地告诉你:此时商品正降价。此情此景,我们不禁充满疑问:“降价"到底是好是坏?
    一、歌手
    著名歌手谭咏麟在一次演唱会中因匆忙而未拉上裤子的拉链,慌乱之中又倒拿了麦克风,引得观众哄堂大笑。事后有记者询问谭咏麟如何看待此事,他坦然地说道:“我是谁?我有这么重要吗?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降低自己高度、降低自己在别人眼中价值的思想,才换来一份豁达。于是,我们知道,“降价"在生活中有时也能带来一份乐观,一份坦然!
    二、画家
    温森特·梵高躺在田野里,看到风吹过荆棘,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自己辛苦创作多年的画竟然一幅也卖不出去,这在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画家眼中是何等的残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当梵高在《向日葵》金黄色的阴影中扣响生命的扳机,这种残酷是缘于他对艺术的热爱。他不能忍受那崇高的艺术如打折的商品般破败。于是,我们知道,生活中的“降价”有时也会带来一种残酷,一种叹息。
    三、诗人
    你站在滔滔的江水旁,江风抚平着你脸上因多舛的命运而呈现的皱纹,江水拍打着你破旧的衣衫,然而你巍然独立,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奏出了一篇千古绝唱。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的你,并未因自己的“降价”而自怨,而是在汹涌的大江边汲取着天地之精华,任思绪翻飞,在吟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又飘出前后《赤壁赋》,独立于天地之间!我们不禁感慨着,感慨着这样的一种“降价”处境造就了一份空灵,一份超脱!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样的猛士便是在逆境中柳暗花明的他们。没有“降价”之后的豁达,就没有德国总理在犹太人墓碑前的惊人一跪;没有“降价”之后的崛起,就没有朱彦夫30万字的极限人生;没有“降价”之后的坚韧,就没有用迷人的微笑征服世界的桑兰;没有“降价”之后的超脱,也就没有了陆幼青《死亡日记》对生命的回忆……
    学会正确地对待“降价”吧,它会使你在历练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在许多习作对“降价”大加鞭挞之时,这位作者却别出心裁,对“降价”作了辩证的分析。作者从歌手谭咏麟降低自己高度、降低自己在别人眼中价值的思想中看到了一份乐观,一份坦然,从苏轼未因自己的“降价”自怨,在汹涌的大江边汲取着天地之精华,创造了文学史上的神话中,看到了“降价”的处境造就的一份空灵,一份超脱。而相反的,从梵高不能忍受那崇高的艺术如打折的商品般破败,作者看到了“降价"有时也会带来一种残酷,一种叹息。那么应该如何对待“降价”,作者认为应像鲁迅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作者以点带面,再次举了德国总理、朱彦夫、桑兰、陆幼青等人的例子加以佐证。至此,文章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学会正确地对待“降价”吧,它会使你在历练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8/3268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