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范文: 我不知道 沈雪玲 当我说出“我不知道”这句话时,颈项后掠过一丝冷风。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了弓箭之下,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所洞伤。 一直以来,没有多少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白表示“我不知道”。我们从小进入学校,被家庭、社会委以学习的重任。诚然,1+1=?我们应该知道,ABC我们应该知道,人口手我们也应该知道,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我们是否也有权说“不知道”呢? 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情:著名的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南航接受学生提问时,竟出人意料地回答了三个“不知道”,引起学生与媒体的轰动。轰动为何?其实不过是人们对丁教授三问三不知的惊奇。丁教授是学术权威、当代名人,因此人们对于他的“不知道”只有震惊和怀疑,继而报之以掌声,这是名人的不知道;而对于普通人的“不知道”,人们常报以不屑和嘲讽,因此“不知道"的声音越来越弱,久而久之以至消失在鼎沸的人声之中。 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课堂上,讲课的老师停下来,问学生“知道吗?”无人应答;再问“不知道吗?”仍无人应答。第一问无人应答,倒也在情理之中,那第二问呢? 我又想起古时候的一个笑话:北人到南方做客,南人拿出菱角招待他,北人不认识菱角也不知道吃法,却又不愿承认。南人问:“兄台那儿也长菱角吗?”北人答:“有啊,树上地下到处都是。”其实菱角是长在水里的。乍听觉得很好笑,可仔细想想就又让人心酸。人怎么就丧失了说“不知道”的能力了呢? 不管是外界还是自身的因素,“不知道”的声音真的少了,违心地说了“知道”的人中,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还好,可以亡羊补牢,而那些嘴上说了,心里也一样自以为是的人呢?这样的人多了,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在没有“不知道”的社会里生活得太久了。 然而,也毕竟还有人敢于宣示自己的“不知道”。棋圣聂卫平九段面对一老记突施的“冷箭”——“请问聂棋圣能否用自己的围棋经历来解释本次棋赛的文化理念‘上善若水’时,他没有以名人惯用的托词来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老老实实坦承“我很想回答您这个问题,可我确实不知道‘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所以还得先请教您”。是的,我们都应该像丁教授、聂棋圣那样敢于坦承自己的“不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因为“不知”并不是“无知”的同义词。也只有“不知”才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才能引领我们不断去探索“不知道”的领域,变“不知”为“知”。所以,我们要像丁教授那样勇敢地启开牙关,吐出那三个字“不知道”。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无数生灵响亮地宣示“我不知道”。 悠悠天际传来历史厚重的回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点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本文想要表达的主题;作者紧扣“知与不知”这一话题,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其潜在意义,说服人们要勇敢的吐出“不知道”三个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鲜明而深刻,细腻而透彻,具有说服力。语言朴素自然,落落大方,亲切真实,内容深刻而寓意深远。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