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例]优秀范例:大山进城2007-8-11 9:46:00 阅读 参与讨论()

大山十一二岁了,却还没去过县城,他只是听别人说:“县城很大,那儿的东西应有尽有,人来人往,车流穿梭,十分热闹……”于是,大山每天都盼望能到县城去,去看看那个神奇的地方。(“开头展示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天,大山的爷爷决定明天早上到县城去买东西,顺便带大山一同去。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山当晚就翻来覆去难以人眠。

第二天二大早,他们就出发了。步行了四五个钟头后,眼前不再是只有鸡鸣和狗吠的小村庄了:汽车的鸣笛声,店主的吆喝声,商场里传出的歌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首交响曲。

在街头,各种小摊和饭店,都是乡下所没有的。听!摊主吆喝:“冰糖葫芦哟!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那红红的冰糖葫芦,可把大山给馋死了。爷爷见大山这副馋猫样儿,就给他买了一串。

在农贸市场买了一头肥肥的大奶羊后,他们便停在了一家服装店的门前。

大山望着店里五颜六色的衣服和各种款式的皮鞋,不禁瞧瞧自己身上打着个补丁的粗布衣服和已有些破旧的布鞋。

正在这时,从服装店里传出熟悉的声音:“大山,快进来吧!”大山循声望去,只见爷爷正在店里向他招手。

经过售货员小姐的一番热情介绍,大山看中了一套天蓝色的西装和一双新款式的皮鞋。这种穿着,大山只在电视上见过。当然,价格也不会太低,共计198元。

 爷爷问:“中意?”大山低着头,半晌没有说话。

“那就买下吧!”爷爷爽快地说。

以前,爷爷煎饼时总怕多放了一点儿油,煮红薯饭时总怕多放了一个红薯,点煤油灯时也老是把灯芯剪了又剪……一向“小气”的爷爷,现在怎么会……

“爷爷,算……算了吧!”大山咬着嘴唇,好一会儿才说。

爷爷却笑呵呵地说:“买下吧!十一二岁的小伙子啦,也该打扮打扮了。”然后,他摸着花白的胡子,笑眯眯地说,“再说,这两年党的‘三农政策’让咱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爷也不缺这几个钱啊!”(爷爷的这一举动和这些话与文章主题有何关系?)

接过西装和皮鞋,大山傻傻地笑着,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大街上,大山兴高采烈地东瞧瞧西望望。忽然,他见不远处的大街上有一大堆人正围着看什么,于是便挤了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在耍猴戏。只见一个精瘦的汉子举起鞭子,正在鞭打一只猴子,那猴子痛得满地乱滚。蓦地,另一只猴子为“朋友”两肋插刀,一跃跳到了那汉子的头上,没等他反应过来,就一把揪住他的头发,疼得他慌忙扔掉鞭子,龇牙咧嘴。

见此情景,大家都大笑起来,纷纷给他扔钱。可是,不知为什么,大山怎么也笑不起来,撒腿就跑,一刻也不想在县城待下去了。(目睹此情此景,大山为何“笑不起来,撒腿就跑,一刻也不想在县城待下去”?)

(指导教师/孙爱莲)

【技法借鉴】

很明显,本文的文笔比较稚嫩。不过,作者能紧扣对材料的理解,以小见大,正反对比记叙。

作者通过记叙大山进城的所见所闻来表现对材料的理解。上文,从正面切入,通过记叙大山和爷爷进城买东西这一“小”,表现党的富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这一“大”,进而表现“和谐”这一主题。下文,作者通过记叙“人猴之战”,表现了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下,人与动物却不能和谐相处这一现象的思考,从反面切题。

纵观全篇,文章以小见大,正反结合,诠释了对“和谐”的理解。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8/3402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