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的话我不太理解它的深意。我只对里面的“安”字感兴趣。是啊,家有大小与贫富之分,但是家的内涵只有一个,那就是和谐与安宁。 “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这是古来许多有志之士所追求的理想。可是这样的理想又能实现多少呢?战乱频仍年代,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又哪有家的和谐与安宁?即便一些有识之士奋起呼救,但又怎能力挽狂澜、救民于水火?就如不顾自己势单力薄,纵然面对的是强大的泰国,也要保卫自己国家的平原君,他的心中装的也只是他赵家王室的安危;即便是不顾自己年老体衰的身体,却也疾呼杀敌报国的陆游,他心中装的也只是赵宋皇家的天下。从古往今,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心中装着百姓生活的幸福?就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是高高在上,发发牢骚,抒抒迂阔的抱负而已。即便他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狭隘,但是一个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又怎能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是的,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可是有多少时候能够真正实现让老百姓有个和谐、安宁的家! 也许正如诗人张养浩所言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永远只能是政治势力角逐的牺牲品。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的局势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有的甚至丧生在炮火之中,妻子没有了丈夫,孩子没有了爸爸,老人没了孩子,纵然有许多难民收容所,但那毕竟不是他们的家啊!有一首歌唱得好,那是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歌词大意是,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每每听到那忧伤的旋律,我就想起那些漂泊异乡、颠沛流离的游子,想起那些无家可归、浪迹天涯的贫寒之人。 家是港湾,是我们避风躲雨的地方;家是温暖,是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句今天看来仍然那么令人感怀。在新世纪初升的曙光里,让我们共同祈祷,愿世界和平,愿每一个人都能有个和谐与安宁的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 “我想有个家”,借用了一首很有名的歌曲作为标题,一下子让话题“家的感觉”的感觉出来了。因为“想”本身就是一个味道十足的感觉化词语。文章让一个不确指的“我”作为“想”的发出者,就使得题目所蕴涵的“感觉”具有了普遍意义,题目因此而获得了醒目与抡眼的效果。将主题定位在“想”上面,即渴望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文章顺着一根主线,即对家的渴望。第一段点明题旨,第二段以历史为例,说明老百姓渴望有个家的愿望难以实现,第三段在再次申述这样的主题,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有家难归啊。最后总括。抓住了话题中的关键词“感觉”,从历史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角度来反映“想”的感觉。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