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应试策略之“应试作文平中取胜在取材”2007-8-13 14:54:00 阅读 参与讨论()


目前我们审视中考和高考的作文命题,不难把握到它们共同的命脉:命题面广——关注社会焦点,提取身边生活热点;提倡探究质疑,学会真诚生活;体现人文精神,感悟人间真情;热爱自然万物,保护生态环境;学会理性思考,提倡辩证思维;引导个性思维,凸现文化底蕴;关注思考体验,体现当前主流。题型多样——话题作文风采依旧;半命题作文粉墨登场;命题作文精神焕发;材料作文跃跃欲试;选题作文更加时尚。
如何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裁剪,用恰当的材料表现中心,这就体现出作者的真实水平。
策略:究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认真学习历史,就地取材,活学活用。
推荐原因:羊毛出在羊身上;资源共有,读来亲切;平中出奇,更见本事;一石二鸟,复习、作文两不误。
我想作文材料的来源,不外乎就两个方面:生活和书本。作为分秒必争、分分必较的当代中学生,哪有时间和精力全情投身到别有洞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中去体悟人生呢。品读生活理论上绝对是作文选材的最佳方案,但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是有困难的。我们天天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两耳多闻窗外事”。况且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精细的辨别力,刨根问底的深究力。我们还不能游刃有余地指点江山,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我们都清楚,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里面有许多素材值得我们去借鉴。我们可以效仿司马迁“究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选择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节选一段作为同学们训练应试作文的模版。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这段话可以这样翻译,“古时候身虽富贵而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著称于世,那就是: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杀戮,又有什么后悔的呢!但是,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司马迁通过列举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历史上这些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他想说明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文章援引历史名人,以己自比,有理有据,收到了很好的说服效果。 这段话也因此而历来为后人传诵。
同学们在练习作文中如果能采纳这一策略,从历史长河中撷取素材,行文时也一定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我们就以一篇话题作文为例,来看看从历史书本中取材行文的效果吧。
作文题目:
古人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名言,今人有“不做语言的巨人,不做行为的矮子”的话语。人生在世,光说不练不行,光练不说也不行,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下功夫。亲爱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你们是怎样对待“言与行”的?
请以“言与行”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个话题很明显有教化意义,完全符合“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也完全符合“考核与育人两不误”的中考命题原则。题目一开篇就用一古一今两条名言暗示了作文立意的倾向,再用解析的话语点明“说和练”,也就是“言和行”要统一、要和谐。同学们不难从所供提示语中提炼出作文的论点。知道立意后,我们就要决定写作文体,基本原则是:就熟不就生。擅长写记叙类作文,你就可以或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或想象设计,文情并茂地记叙一则故事,前提是要有真实感,要有普遍意义,要有深度;擅长写议论类作文,你可以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好好回忆一下几何证明题的证明过程,从已知条件推导出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如何确定已知条件,就要看你平常的积累。如果你历史学得扎实,随便从历史长河中拽出三五个言与行一致或不一致的案例来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朱子杀猪,朱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着要追随,朱子的妻子随口说,如果在家等着,回来就可以杀猪给孩子烧肉吃,孩子不追母亲了。等朱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后,朱子就磨刀霍霍要杀猪,妻子说不必当真,那只不过是一句骗小孩子的话。朱子振振有词地说,不能教小孩子撒谎。看看,这么一则故事我们就可以得出“父母言行统一是教育孩子的诚实的法宝”这样的结论。类似的故事很多,我们不必一一列举。
佳作展示: 
行胜于言
路 悦
鹰选择了飞翔的努力,收获的是翔于云端的非凡;蝉选择了“知了”的自得,收获的事栖于枝梢的平庸。
当仲永年少即锋芒毕露时,可曾想过日后的泯然众人?当赵括临阵夸夸其谈时,可曾想过战时的身死人手?当马谡军帐中信誓旦旦时,可曾想过败逃时的两泪涟涟?
于是那一次次言与行的本末倒置,定格了历史的曲线。
其实,言与行的辩证,正如同水与桶的关系:空气如言行如水,而只有当桶中的水愈来愈多时,桶才会变重。仲永、赵括、马谡,哪一个不是质地优良的“桶”呢?只可惜不装水的桶如不能跑的车一样,于历史的实在性而言毫无用处,倘如真的非要说出些价值,那也只有将他们陈放于史书的博物馆中,供后来者引而鉴之了。
于是有人便言:沉默是金。于是鲁迅先生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然而,这于我看来,沉默与沉默之间,却是有着质的区别。
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子,也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会导致灭亡。在相同的沉默的表象下面,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当1840年英吉利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时,当琦善等人惊呼着坚船利炮不可抵挡时,中国的有识之士们选择了沉默。然而这沉默并不是屈服,而是蕴含着“行”的沉默。当然,也只有这样的沉默,才能孕育出爆发。
于是便引出另一种沉默——彻底沉默了的沉默,预示了灭亡的沉默。
所以,“行”的作用便显而易见,即便是沉默,若内蕴着“行”的苗芽,也会指向成功。
当然,行胜于言并不是将言置于无用之地。若成功是行于海上的帆船,言便是风。风既能助船破浪,也能掀起波涛吞啮希望。若成功是种着麦苗的田地,言便是雨。雨既能滋润大地,也能引发洪涝水淹千里。所以,“行”固然重要,但没有“言”指导的“行”却将是一个更大的谎言。
当小鹰选择了翔于云端的非凡,它就要付诸努力,因为行胜于言;当知了选择了自鸣的得意,它便注定了平庸,因为行胜于言。那么。你的选择,鹰还是蝉?
成功底蕴揭示:
一篇好文章的特点不外乎结构精当,选材恰当,用语精彩。而这篇文章不仅在结构上给人干练清新的感觉,而且在选材上选历史人物入文,给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感觉。文章开篇就用一组对比表明“行胜于言”——鹰付出努力,选择行动,所以鹰击长空;蝉终日嘶鸣,选择言语,所以蝉居平庸。然后由物及人,选择仲永、赵括、马谡这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以比喻论证的方式阐明沉默可能是金。再下来,作者质疑并用鸦片战争为例点明“彻底沉默了的沉默,预示了灭亡的沉默”。接着作者进一步阐明“‘行’固然重要,但没有“言”指导的‘行’却将是一个更大的谎言”。作者在文末又用鹰和蝉的例子再次重申“行胜于言”这个中心论点。文章首尾照应,一气呵成。语言整散结合,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分析,大家不难看出,历史素材入文使得文章思想深度加深,说服更见力度。
以上我们说了这么多,同学们,看过之后,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呢?没错,写作文其实很简单,天下文章一大摞呢,办法多的是。不过有一点你们要明白,看文章,人家看的可是你的思想,如果仅仅罗列几则历史小人物、小故事,要历史书就够了,还需要你聒噪什么。所以学好历史只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不要忘了跟历史老师学好读史的方法和历史思维的规律呦!究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8/3748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