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提示:“历史文化名人”素材与运用2007-8-16 14:47:00 阅读 参与讨论()

一座山,如果没有水,就如同人没有眼睛,那么一篇作文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又会怎样呢?从近几年的高分、满分作文来看,揭示文化内涵的作文占很大的比例,其中,李白、苏轼以在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地位成为关注的重点,熟悉历史文化名人,并将他们的事迹和篇名句加以运用,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品味?
实例借鉴
李白和苏轼,两位的人生如同他们的诗篇一样,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传奇、一个神话,诗幻化成了他们的精神与魂灵。如能巧妙地将二入的诗歌及人生融入我们的高考作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作文内容,而且能使我们的作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请看有关“李白”“苏轼”的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实例:
●唐代人们对李太白的认识,或许只是一个为宫廷荒淫生活强赋诗词的御用文人,然而他偏偏要得罪缙绅,再得仕途极不得志,这让世人大感意外,他跃出了官场,伴着青衣、清酒,长剑,流连于名山丽川。他的一跃,让大唐山水多了几分生气,也撑起了盛唐诗文的半壁江山……
——河北考生《百味人生》
●是你么,高举酒杯,呐喊着“明月几时有”是你么,满怀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思念之情?是你么,长江边上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迁客?是的,就是你,“把酒问青天”的东坡居士,你穿上官靴,以为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为百姓谋利,情理之中的你应在官位上安心地度过余年,你却因不满黑暗的政治,坚定地穿上芒鞋,出人意料地走了,走进了百姓中间,过起了平民生活。你的才华并未因此而消逝,你开创了豪放派,口一张就是气势如虹的词句,可谁又能真正去采撷那弥散在山水中的慨叹。
——山西考生《历史的诉说》
核心素材
1.李白抱负远大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此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即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李白狂放不羁,又抱负很大,自视甚高,不愿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终南捷径。为此,李白在江陵拜访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的形式记叙这次会晤。此赋通过“激三干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远大的抱负。
2.李白应召长安
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前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表达了他踌躇满志和狂喜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长安,李白结识了任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对李白的《蜀道难》十分赞赏,“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此诗只有神仙才写得出来,因而称李白为“谪仙人”。一日皇帝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鞋。”于是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说:“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
3.李白借诗抒怀
宰相李林甫把持朝政大权后,大冤狱,打击迫害正直贤能的官员。目睹国是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但他决不向权贵屈膝,在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的高尚人格。他还写了许多揭露和鞭挞黑暗现实的诗篇。《远别离》对玄宗宠信李林甫等*臣,大权旁落,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后期诗歌创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例如对黄河的描写,就有不少名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李白侠义心肠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侠”——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他羡慕占代的侠义之士,在其《白马篇》中有”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的诗句。“剧孟”是古代的英雄,李白渴望能与其一样成为为民除害的大侠,李白一生还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如《侠客行》赞美侯赢、朱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通过诗歌来表达他的抱负和理想。
5.苏轼“不合时宜”
有一次与家人出门散步,东坡忽然指着自己的肚皮问众人,你们说说,这里面装着些什么东西?众人一听,都吃了一惊,不知如何说是好,唯有他的侍妾朝云最善解人意:“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东坡听后,哈哈大笑。“不合时宜”,可谓一针见血。以东坡的雄才大略,只要稍合些“时宜”,下点“韬晦”的工夫,绝不至于落得一次次的南迁北徙,但他终究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不合时宜”。
6.“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曾向求教于他的人介绍了一条读书经验:“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意思是每一次读书只带着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去研究,不要涉及旁的问题。他读《汉书》时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等若干方面,每读一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几遍读下来,对这几个方面都有了比较精深的理解。苏轼的这种读书方法.得到了不少后人的赞同.人们称之为“八面受敌”读书法。
7.苏轼适时放弃
苏轼《记游松风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说在贬居惠州的时候,有一次,去游松风亭,这个亭子在山的顶端,他爬山爬了好长时间,累得腰酸背疼,就想在这林子里歇会儿。抬头向高出望时,发现松风亭好像高高地挂在树梢上,还远着呢,苏轼想这么高地亭子,什么时候才爬得上去呀?过了一会儿,他好像恍然大悟,说道:“这里又为什么歇不得、玩不得呢?这么一想,他有如脱了钩的鱼,忽然得到了解脱,浑身一下子舒坦了许多,轻松了许多。
8.苏轼随遇自适
苏轼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从容,他在黄州时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一个显例。上片写途中遇雨时的情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实际上,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中秋》,则有着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词人的心灵仿佛是在“万里云无留迹”的“长空”中自由飞翔,忽而天上,忽而人间,“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三句.可算是在想象中灵魂向着“自由王国”的飞升。所以相对说来,此间更能表现词人精神的自由,毫无疑问,词人在逆境中的这些心态,都是经过自我调节的结果:他已从一次次政治斗争的噩梦中醒来,恐惧、惊惶、困惑、委屈等已消解殆尽,这种在逆境中随遇自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是十分准得的。
“历史文化名人”素材运用三注意
注意聚合  在高考作文中,要展示作文的文化内涵,不妨将与某一话题相关的几个片断、几则材料、几句诗词聚合在一起,共同展示一个与话题相关的主题,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准备足够多的与经典文化相关的信息。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必须搜集相当多的某一题材方面的文化信息,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在对文化名人及题材的全方位的理解中,用自己的话组织出来,恰到好处地写入自己的作文。
注意迁移  在作文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迁移。比如可以将经典故事的结局进行改编,增加一些与历史相反的故事情节,反向假设论证,从而使作品内容充实丰满:可以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来作文,即将原作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拿到现实生活中来,使其具有现代文化气息,从而实现作文的创新;还可以在作文中对古典诗词进行化用或仿写.从而增添作文的文采。
注意渗透  要使我们的高考作文有文采、有底蕴,其中之一就是渗透文化气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从古人前人的语言中寻找与你写的主题自然贴切的名言警句,借助他们的智慧火花来照亮你的文章。即便古人写文章,亦是如此.如苏轼的《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后歌诵的是“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望美人兮天一方”.犹如举办一场《诗经》朗诵会。在客吹出“呜呜然”的洞箫后,又引出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诸多引用,一方面使下文高深抽象的理论变得直白而易于接受,另一方面使文采斐然。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浸淫,《赤壁赋》会成为怎样的《赤壁赋》呢。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7-8/3886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