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专家传授语文宝典2008-1-3 14:44: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命题年年有变化,*猜题押题,一味训练上一届的陈题,只能是劳而无功,事与愿违,但也有不变处,那就是命题原则:“有助于高校的招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

  明确考试目标

  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怎么学。
   语文有别于数理化外,它没有明晰的链条性、梯度性、技巧性可言,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学生长期的阅读量、背诵量、牢固程度以及人的个性、品行等关系都很大。因此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现阶段的语文学习应重点在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上下功夫。

  具体上应抓两个方面:一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复习,对语文考点有一个相对明晰的印象,习题的类型,作答的技巧了然如胸,考试答题时,心中有数:二是要有自主性,自读书、自质疑、自解答、自评价。因为在现阶段,复习大头已完成,语文的知识体系也大致建立,此时,注重自己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缺陷,并有意识地弥补,显得尤为重要。

  夯实基础抓住重点

  考试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阅读和作文。

  第一部分属于基础题,通过大量训练是可以拿到较高分数的。如去年高考的“新三题(16-18题)”分别为默写题、赏析题、填空题,默写名篇名句,本是课内应知知识,但能正确写出两组句子的同学仅占三成多,三个名句的得分比为1:7:9。如果只会背名句而不熟悉名段名篇很难得分,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之重要可见一斑。

  阅读应是复习的重点。在方法上应注意培养以下三种阅读观念:1、建立起要读懂原文的意识;2、建立起基本的推断能力;3、阅读时要有自己的体会与看法。作文今年仍是话题作文。从以往的阅卷情况看,学生应避免抄袭、虚构与内容的假大空。提倡以自我为中心,向生活和社会辐射,主张抒真情、露实感,内容丰富、充实。

  写作训练应做到“一条红线贯穿,三个系列并举”。第一个系列是文章体裁系列,即语文大纲、考试说明规定的文体都应心中有数,不至于考试出现体裁的偏差。第二个系列是写作过程系列,即写作文过程中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修改等各个环节。第三个系列是考点要求系列。一条红线是指写作态度、写作原理。核心是处理好做人与作文的关系,要关心社会,关注人生,探寻新知,感悟生活,体验真情。

  拓展视野活化学习内容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学生面对的是三个世界(文本世界、经验世界、虚拟世界),这是同学获取知识的三个来源和课堂。

  读课外书报,看电影电视、网络信息,做社会调查,能让同学更好地学习,同时对高考而言,也是一种得分基础。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些阅读量很大的同学得高分,成为黑马,其原因就是“功夫在诗外”。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8-1/4710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