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政史地) ——历史篇 回归教材---落实基础---注意热点---专题训练 【命题趋势】 近年高考历史试卷,不少命题的角度和材料可以在新教材里找到;“文明史观”呈现出逐渐成熟、理性的特点;选择题难度有明显加强,且灵活度在加大。 【备考建议】 关注重点专题 以下专题值得关注: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转变(传统朝贡体系的崩溃与被动接受近代国际关系规则);近代中西方新闻传播、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近代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政府职能的变迁、近代大国崛起中政府的作用、近代中国政府在民族振兴中作用的缺失、现代中国建设中政府职能的体现和问题等等);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各国在民主政治演化过程中的贡献,尤其是英美法、民主政治若干元素的演进);私人资本发展过程的比较折射中西发展路径的不同(工业革命前中西私人资本的命运,近代中国官僚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初私人资本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古今中外人口的迁移与社会发展;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与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注重培养解题能力 首先要培养表达能力,一些考生在文字表述时容易丢三落四;其次还可自主组织专题,自主命题,自己考自己,激发创造热情;还应注重培养材料解析能力,材料首选课本,尽量将课本涉及的材料地毯式地扫描和落实,包括彩页。 最后冲刺复习 回归教材落实历史事件,准确落实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做到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在历史知识网络中融会贯通。具体要求为: (1)落实概念。学会给历史概念以动态的阐释,通过概念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 (2)注重图表、材料的作用,在熟悉课本图表和材料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多补充材料。 (3)熟知的命题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 (4)联系热点、焦点, 以历史学科为依托构建专题。 (5)寻找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误读的历史知识及体系。 在巩固基础的同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复习中,应注意突出知识的重点。 具体而言,《古代经济史》中的重点包括:赋税制度的变迁,耕作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古代文化史》中的重点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古代文学,东西文化交流。《中国近现代史》的重点包括:近代民主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世界史》的重点包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成熟,欧洲一体化问题。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注重专题训练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关注热点问题。目前,各地历史备考的热点问题包括:古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资本主义社会调节机制;国际关系与全球化;近现代民主进程;分裂与统一;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尤其是明清时期);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包括史学、文学等);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三农问题;东北亚地区的发展与交流;东南亚地区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与现代化;党的建设;中部崛起(着重湖北、河南);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外历史人物评价(如孙中山、拿破仑等)。 ——政治篇 适度关注热点 【命题趋势】 近年来,政治学科重点考核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强调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组合选择题是重点考查形式,并有增多趋势;能力考核的目标要求总体提高;关注热点,凸显时代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展望2008年高考政治试卷,可以有如下结论。 ①三个基本不变:政治学科重点考核的知识点基本不变;史地政学科间和政治学科内分值相对不变;出题方式(模块和试题切入)总体不变; ②重点关注十七大涉及的热点问题,如中国特色与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构建掌握知识重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台湾问题等。 ③关注重要知识点,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学科分值和主客观题分值比例基本稳定,试题难度略有增加,更加关注解题的思维过程。《考试大纲》中政治部分的四个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就是根据解题的思维过程确定的。跨学科综合题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今后该类试题可能出现两个变化,一是变“硬拼”为“软拼”,综合拼盘的痕迹不再那么重,分学科设问会出现一定的关联;二是材料与设问将依据一定逻辑关系逐步给出。文综命题素材广泛,但材料在试题中只起到载体的作用,解答问题的理论知识基本来自教材,以及时政语言。 【备考建议】 近年来,文综试卷政治部分考点相对集中,分布如下: 经济常识: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济效益;三大产业(农业与第三产业);财政和税收;中央银行的职能;市场交易的原则和居民消费;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 哲学常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性;意识、认识的发展和作用;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的实现;实践决定认识。 政治常识:国家制度(国体与政体、机构与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党(党的性质和地位、党的建设);民族与宗教政策;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 适度关注热点 最大的专题就是党的十七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 对新高三考生而言,下一阶段复习中应以书为本,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在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时,在复习备考中要选准热点,深入剖析,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搞好专题复习 最大的专题就是党的十七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奋斗。 ——地理篇 留意图文结合 落实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包括:各类等值线图和经纬网地图的阅读分析应用;日照图及相关的无图题的分析判断与计算;天气系统的分析;气候类型的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 区位选择与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注重图文细节 分析高考试题,从教材中找到出题的依据和答题的依据(运用的原理和表述的语言)。 对教材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插图进行认读和分析,将图形进行转换和变形,获取知识,并培养提取、分析和处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空间的落实,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全面分析和掌握区域的地理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适当拓展教材 拓展内容包括:一是大学内容的下放,如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视运动路径的周年变化、逆温、雪线、热赤道等;二是时事热点内容的补充,如我国主要的经济圈、石油安全问题等等。 总结答题方式 归纳总结同类问题思考的模式和答题的方式。如描述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沿某剖面地形特征等方面思考和组织语言;气温特征成因分析,如果在不同纬度(大范围),则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引起的;若是在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则考虑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海洋、洋流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植被破坏、城市热岛)的影响。 最后阶段备考 1.落实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突出主干。“主干”包括各类等值线图和经纬网地图的阅读分析应用;日照图及相关的无图题的分析判断与计算;天气系统的分析;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区位选择与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回归教材抓重点。学生在回归教材的同时应求知识的宽度;在复习难点时要注意一定程度地深挖;同时发掘热点问题中隐含着的地理知识。 3.在复习中,考生要不断琢磨规范答题,提高答题技巧(要多思多议,弥补自身的知识盲点,举一反三;做题后进行归类总结,找出解题地理公式;大胆质疑,培养创新发散思维),不要硬背知识碎块,陷入“热点”和“题海”误区。另外,考生要高度重视今年考试说明增加的考点,要慎重对待删减的考点,同时具体分析改写的考点。 冲刺阶段专题 1.知识专题包括: 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水循环与水资源,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国土整治。 2.区域专题包括: 东北亚,地中海沿岸,大洋洲,南非,美国;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大珠三角地区,两岛。 3.图表专题包括: 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图表,地理方框图。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