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能力测试”解析及08年备考建议 基本能力考试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山东省首次在高考中增设的考试科目。旨在引导学校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纠正文理偏科,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高考改革的新模式,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一、考试说明简析 对内涵的把握:对新课程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考查。复习中注意把握命题指导思想: 1、基础性——第一命题指导思想与主要的考试方向,考试的风向标。 试题设计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整合性。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指导思想。造就了考题风格。试题均采用综合题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3.导向性。命题导向应与学科课程目标相一致,试题设计应符合所考查学科能力的特点,正确引导高中按照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 4.开放性。命题设计应注重对考生多元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查,答案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5.时代性。试题内容应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题目所要考查的各种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当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时代精神的要求。试题中多采用新材料,多创设新情境,多设计新问题,整个试卷充满着时代气息。强调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的贴近性。 二、07年高考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答题时间分配失误。 2.缺乏足够的耐性、勇气,浮躁,阅读不仔细,甚至不看引题材料直接答题,尤其文科答理科题或理科答文科题时。 3.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4.基本知识残缺不全,基本概念似是而非 5.综合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不够 6.思路狭隘,概括能力差,不能多角度、多层次作答。体现在开放性题目上,答案层次单一 。 7.语言表述不科学,答题不规范、随意性太强,随意延伸、任意发挥。 8.部分考生综合素质欠佳,字迹潦草、错别字、语句不通、漏做最后题目、试卷上乱写等。 9.问卷设计科学性不高 10.机械应考现象明显 三、复习与备考建议 (一)解题指导建议 1.合理分配时间 2.务必正视粗心大意——小问题大障碍 3.仔细审题,获取有用信息 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考生面对大量的材料不能慌,也不要着急找到答案,一定让自己静下心来,稳住情绪,仔细阅读引入材料,多角度审视材料,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做纵横分析,有些答案可能就隐藏在材料中。 选择题静下心来阅读,灵活使用排除法统揽全部选项,不能A正确选了第一个就不往下看,说法正确的不一定是该选的。数据分析题仔细分析,作纵横比较。 4. 注意答题的层次、角度、条理性,加大对开放性题目的训练。 首先,就是态度端正,重视平日的训练。其次,不能信口开河。不要以为题目开放,答案不唯一就可以任意书写,更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写上内容就得分,也不管是否在胡说八道。 由此可见,提建议、写启发之类的开放性较强的题目,答案都是有限度的开发,而不是无限开发,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考生更不要觉得开放性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回答上来就能得分。为了有层次性,考生不必急于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而是在草稿纸上列举自己能想的所有答案,然后将这些答案分门别类,把它们归于不同层次,按照层次组织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5.平时养成认真、规范书写的习惯 答题时应书写规范,避免书写过于潦草或字迹太小等情况, 6.结合感受和体验 7. 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复习 1.紧扣考纲、熟悉课本、掌握好基础知识。学科复习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融入现实生活,不要成为书呆子。 2. 根据考试目标,理顺复习思路、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最新科技动态、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 3.不能牺牲3+x科目为代价换取基本能力成绩 各学科复习提示 (1)科学、人文与社会领域,要寻找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安全用电、家用电器使用、能量转化,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2)技术领域:联系实际加大应用层次的训练。技术考试:不考动手能力,不考计算、编程问题,考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能力考试倾更向于技术的实际应用、操作。 (3)体育与健康:倾向于热点问题。样题与高考题倾向于热点问题,如奥运会、艾滋病、禽流感、环境保护,人身安全等。考生应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注意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健康常识,观察和注意身边的体育和健康热点问题与现象。 (4)音乐:突出传统、民族特色。突出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培养民族情感是考题的重要理念和命题亮点,其内容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这一基本理念。 (5)美术:重在鉴赏。在艺术欣赏、表达感受等活动中,展现浓厚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良好艺术素养和品质。 4.不同学科之间要尽量实现有机地整合。 5. 以题(题目、主题)为切入点,进行纵横伸展、扩充。 6. “慧眼识题”,学会辨识基本能力题目,提高做题水平。 7.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力度,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最后一道大题已经明确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题目已经深入到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个研究环节的考查,包括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制作调查问卷、设计访谈问题等等。注重体验、感受。没有真正开展过研究性学习的考生很难从容地应考。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8.正确处理课标、考试说明,样题、高考题的关系 按照课标组织教学,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就是最好的备考策略。 复习备考依据考试说明和样题,不要被高考题牵了鼻子,盲目模拟高考题做机械训练。特别是凭借主观臆测有意加大、避免什么内容组织复习。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