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人际交往中的沟通与争辩——团体心理辅导教案2008/10/5 14:30:00 阅读 参与讨论()

教学目标:

理解影响沟通的因素;体验流言传播的过程;争辨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

(1)创建开放式的课堂,提供材料、实验的结果,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得出结论;

(2)现场活动的操作严密性;

(3)对于来自学生观点的引申和总结。

导入:友情是人生很重要的情感体验,它陪伴着人成长。但是朋友相处时,却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冲突——误解、流言蜚语和争吵。本节课就是去分析、讨论这些矛盾、冲突的原因,进而就讨论如何去处理这些情况。

一、活动——画图(20分钟)

1.规则及画图(6分钟)

请一位同学看过事先教师准备好的图形,然后大声描述给全班的同学,请他们在纸上再把它画出来,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许提问,不可以有言语的交流。然后比较一下差别。(该游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对同样一个图形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言语解释、表达是不一样的,画图者对他的表达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会画出不一致的图形)

2.小组讨论:为什么大家会画出与原图形不一致的图形?(9分钟)

3.引申:(5分钟)

这个画图游戏,我们假想再做一次。那么,看到原始图形的人对于图形的理解会是不同的,可能第一个人注意到了内切,第二个人却没有注意到;之后,他们把看到的图形表达出去,言语又会不一样;而接收者的理解还会不同。

在实际生活当中,对于任何一件发生在我们中间的事,可能都要比这个画图的活动复杂。

有效的沟通是一种把自己的意思真正传给别人、且为别人觉知到的行为。为了实现有效的沟通,就往往需要更多的双向的交流,更多的反馈。沟通有一些基本的原则。

资料:沟通的原则

双向性的原则

例如:可以引用上例,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矛盾,没有双向的沟通,问题是不能够完成的,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双向的交流和沟通的,而且可能不止一次。

在沟通的形式上,有人描述得很贴切,他说:“当你可以打电话时,不要用email;当你可以面对面讲话时,不要用电话;当你可以用手拍对方肩膀时,不要用嘴巴。”

设身处地的原则,要考虑交往对象的心境

例如:朋友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彼此没有注意到对方对自己行为的感受和反应而引起的。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应当把对方视为具有与自己相同的权利和尊严的独立个体,力求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会在朋友交往中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引起情感的共鸣。

真诚的原则

朋友相处是培养和巩固友谊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通过朋友双方的相互作用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游戏——流言的传播(15分钟)

小故事——打猎

1.规则:

请两列同学来完成,每个同学把他所听到的故事告诉给后桌的同学,这样一个小故事就要经过五六个人得到传播。每个人要听清楚,记住之后,不可再问,选取开头、中间、结尾的复述,对比来说明流言产生的特点,以及人际交往的一些矛盾的产生——不要轻信流言,要与人进行直接的交谈和沟通,要有自己的理解,拥有自己的判断。

2.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地观察一下实验中记下的纸,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然后,请回答流言在传播当中的特点。

小资料

流言的特点:

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

内容会越来越失真,越来越生动和离奇,传到最后,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流言传播是一种传播者的创作过程,传播者会对原来的信息加以歪曲和夸张。

创作方式:

削平,我们把事情说得尽量通俗易懂,复杂的东西被删除。

磨尖,强调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同化,尽量地经过自己的一种加工,使这个流言好象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即添枝加叶,我相信在传播流言的过程中,可能任何一个传播者都会增加自己的一些东西,生怕别人不相信,可能都会强调一下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或者是朋友说的

三、争辩——电影片断《谁说我不在乎》(10分钟)

争吵是怎样发生的?争吵是如何升级的?争吵中的人有何特点?

引用卡耐基的话:

A争论的结果,往往是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正确,仍然对对方的意见置之不理。

B争论中“两败俱伤”。看似“输”的一方,“自尊”及“自我价值感”受到打击,“没面子”,“心里不舒服”,在行为上表现出对对方的冷淡和疏远。看似赢的一方,因为所谓的“赢”而失去了朋友间的亲密和融洽、和谐。

如果一定要争辩的话,那就要使争辩有意义,仅仅是内心不满的发泄是不足取的。控制自己不要说尖刻的、伤人自尊的话,要尽量去体会对方的心情,适当的时候要给对方台阶下。如果真是说了过火的话,事后也一定要道歉。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相关文章:

   与异性交往益处多多 人际关系影响高考成绩
   高中生异性交往的技巧 高中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如何与有嫉妒心理的人相处
   人际交往中必知的法则 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心理缺陷
   高中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如何处理好同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高中教学参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