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健康的心2008-10-13 14:15:00 阅读 参与讨论()

一般需要在下列十个方面作出努力:

1.要不断增进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且这种了解必须是客观正确的。

运用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的知识和检测手段,系统地、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人格,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个性,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情绪稳定、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能良好、开朗乐观的人。能抵御任何不幸遭遇。

2.要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

情绪积极、乐观开朗和心情愉快的人,心理稳定性一般较好。相反,情绪消极、易激动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压抑、愤怒和悲观失望的人,常易发生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为此,应当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做到合理渲泄,适当控制情绪。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

心理学认为,人有交际的需要。与同事、同学、朋友正常友好交往,能使人消除孤独感,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安慰感。个人的苦恼、不快往外宣泄,有利益消除心理上的郁结,使人的心胸宽广、心情愉快,有利于心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经常离群,与集体隔离,闭门谢客,不与人交往,就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要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主动交往,善于与人相处。

4.要注意维护大脑的健康。

生活要有规律,要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尤其要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避免超负荷用脑,特别要避免持续紧张的工作。

5.要养成:事前周密思考,事后不去懊悔的习惯。

处理事情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事先细心思考,才不致产生事后常常后悔的心理冲突和思想负担。

6.要善于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勿使焦虑、忧愁、敌意和挫折感长期存在。

7.要善于纠正自己的非理性和不合理的观念。

凡引起不良情绪的非理性想法,我们都应该及时地将其抛弃。

8.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欲望和抱负,使其自己的能力相适应。

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要与自己的过去比,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9.要善于独处。

生活中有时候需要独自一个人,这时要不感到寂寞与自怜。

10.要养成自我称赞与鼓励的习惯,做到奖励不借助于别人。

在一个群体中,不必过于追求、在意他人的称赞和鼓励,在得不到他人的称赞与鼓励时,又善于自我肯定、自我鼓励,才能使心理保持平衡。一个平衡、稳定的心态是自己保持健康、成熟心理的必备条件。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