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高考作文:两耳要闻窗外事2008-10-17 10:17: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作文,不仅受学生关注,也为社会瞩目。去年秋季高考,作文分值提升到70分,字数为1000字,更显示其在语文卷中的“龙头地位”。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有无规律可循?如何在高考中写出高质量文章?

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乃至关注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胸揽全局”的基础上,能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把文章写实、写深。然而,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有一个“通病”:信息量少,材料陈旧,文章老气横秋。

“通病”怎么会形成?作家陆星儿的儿子去年刚刚参加高考,她以作家与母亲的双重身份,谈了对高考作文的看法。她说,高考生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会表达,而是没有东西表达。高考生两耳须闻窗外事,应该对国家、社会负有一份责任感,对周围发生的许多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对许多新生事物抱有热情。但现在的学生关心的东西太少,上课、考试、分数是他们的全部生活,这当然有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因素。

高考生该怎样去关注“窗外事”,丰富自己的头脑呢?市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沈红旗、作家赵丽宏等为学生们“开处方”。他们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收集信息,关心时政,更重要的是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热点”,所谓“热点”也就是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引起反响的事件,可以把“热点”作为写作论证的素材,也可以通过写随笔的方式对“热点”作深入思考。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而高考作文为何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写?”写文章习惯“信马由缰”的作家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作家白桦举了个例子:作曲家刚开始作曲时,都要严格按照曲式来写,天长日久技法熟练,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写作同样如此。作家赵长天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要面对的绝大部分还是“命题作文”,所以中学时进行命题作文的训练非常必要。即使是作家,也要经过规范的写作手法的训练,具备一定的功力才能进行创作。

有学生问:“从去年的秋考和今年的春考看,高考作文题都是要求学生作富有创意的设想,这会不会成为今后高考的一个‘路子’?”市五十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陈金生、普陀区教育学院语文教师瞿志军认为,高考命题通常是根据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变。命题老师命题前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当前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缺陷?而命题往往在这“缺陷”上作文章。所以希望高三学生不要猜题,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应该踏踏实实地把学过的内容整理一下,看看有哪些“漏洞”还需补上。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