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它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上进一步成熟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并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开始喜欢一起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在交往和活动中,必然出现早恋现象。 一、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从心理心理学角度来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也给不少学生带来了苦恼。特别是有些青少年学生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则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识的诱惑。 许多青少年由于自身道德观念薄弱,把谈恋爱当作儿戏,丝毫不考虑爱情中的责任和义务,不理解什么是美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个别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性关系或违法现象。也有的青少年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明知是不对,但产生激情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从生理的角度来讲,笔者也从高中时代经历过,深深知道,高中阶段不仅是身体迅猛发展的阶段,更重要的是,15—18岁也是青少年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就是从步入高中开始,他们开始变得内心丰富起来,自尊,敏感,情感需求旺盛且强烈,在这一阶段,他们或者开始注重交同龄的知己,或者把异性作为情感诉求的对象。 总而言之,旺盛的情感总得找到一个寄托的对象,这确实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所以,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男女生交往,就会多一份自然,多一份宽容。 由此可见,整个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是爱情产生发展的特定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感情、特定的人际关系。在这个阶段的青年男女,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性格都不成熟,他们处理不了这种高级的感情,于是就会产生早恋。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的一次转折。 (二)外部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长关注孩子不够造成的情感饥渴式的早恋。家长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封锁一切有关性知识和爱情描写的书刊,而孩子还这部分的生理需要,导致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开始早恋。 (2)家长关爱残缺(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的心理补偿式的早恋。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由于缺乏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于是想从异性同学那里寻找慰藉。而异性之间在交往与接触中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中很少能体会得到的,这种愉悦会促使他们更加频繁地接触与交往,从而产生了早恋情绪。 (3)家庭环境不好、父母行为不检点或者行为不端刺激孩子性紧张引起的早恋。有些孩子,尽管父母没有离异,但由于其父母没有严谨的生活作风,社会交往过于复杂,而直接影响子女,使他们有效仿的动机,容易产生早恋;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生活作风也严谨,但由于父母家长作风太浓,不善于与自己的子女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动不动就是说教,甚至喝斥,子女在家中没有发言权,产生一种孤僻心理,于是很可能去找和自已平时还算和得来的异性去倾诉心中的苦闷与委屈,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进一步发展演绎成了早恋。 (4)父母想抱孙子支持孩子搞对象造成的早恋。 2.学校因素 (1)教育空白。在情感教育的问题上,现行的德育体制上是一段“空白”,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教育家庭机构——学校,在管理上规定了中学生不允许早恋,便是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性,所以始终杜绝不了。另外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情感教育教师,甚至连兼职的辅导教师也没有。 (2)班主任的忽略。班主成为任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而班主任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要做。再加上在情感教育的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来参考,于是这顶工作就显得有点无序和被动。主要表现在没有重视事前的引导,等到发展问题后,才开始注意,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对事情的调查及处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3)班风影响。在班级内部,同学们起哄弄假成真的早恋,班集体早恋风气触动的“跟风”式早恋,教师处置不当造成的逆反式的早恋等等。 3.社会因素 (1)社会生活中关于性的方面的刺激越来越多。首先,电视片、广告片、电影、杂志中关于情爱的问题出现的非常频繁;其次,生活当中成年人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些传统大不相同的情爱观,严重地影响着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使他们感到迷茫,感到一种好奇,进而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 (2)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给予过多渲染,描写中学生早恋的文学作品、影视节目纷纷出台,使青少年觉得中学生的早恋成为学校中的主流,其结果反而对学生的早恋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3)社会生活中,媒体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录像等也对青少年的早恋有直接影响。当前流行于文化市场的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各种传播媒介中,性刺激量大大增加,那些庸俗的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特别容易污染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冲击,令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进早恋的迷宫,而不知返。 二、对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原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科有一句名言:“恋爱是不能禁止的。”可以说是早恋教育方法最大的理论依据。“我当然不鼓励学生们早恋,但如果把早恋当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真的会严重起来。”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 (一)根本之道——自身解决 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方可能实现”,“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从小养成遇事愿意向师长诉说的习惯。这主要取决于你能了解他们,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孩子们面临的情境。其要点是教育民主。这样你就能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且这对于开朗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还要让他们承认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状态,给以必要的疏导。有了沟通的基础,彼此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会向你讲述自己的想法。对青春期出现的变化,不妨“拆穿西洋镜”,他们就会认识自己的隐私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将减少有意无意的文饰对教育的干扰。须知认识自己“丑陋”的一面,对于扎扎实实做人是至关重要的。 (二)重点途径——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配备相应的教师,开设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在处理“早恋”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1.向学生讲清早恋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早恋的成功率极低,而失败率极高,但学生并不这样认识,他们都有很多自己的道理。以往老师生硬地给学生谈早恋的危害,效果不是很理想的。 今后我们给学生讲早恋的危害应把大道理化成小道理,化成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化成能够针对具体学生具体想法的道理。特别要讲清对学生自身的危害、对集体的危害,讲清对学生当前的危害以及对学生将来及一生的危害。 2.科学、民主、平等的工作原则 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往,既可前发初恋的情感,导致早恋的发生,亦可以使初恋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究竟朝那一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 因此,作为教育者既要为中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无伍抑感的健康的交往环境,尊重他们只之间的异性交往,又要给予积极的恰当指导。要教育男生尊重你生,行动要讲究分寸,教育女生自尊、自重、自爱。使他们明确: (1)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友情不等于恋情,友情可以发生在同性和异性之间。而恋情只会对异性产生,友情是对着大家的,不排斥他人;恋情则是单一的、排他的。友情是分开的,可以共同分享的,恋情是隐蔽的,自私的。使他们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他们正确地分辨自己和别人的感情含义,保持一定的警觉。 (2)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青春期的学生正值情窦初开,在非正常情况下异性问身体各部分的接触都会产生异样的感觉,使人想入非非。 (3)求广泛,忌单一。与异性的交往,要尽可能减少单独相处,要广泛地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起广泛的朋友关系,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中与众多的朋友保持良好关系。 3.加强性教育 “性是人类最诱人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中学生的课程中已有了一点生理卫生的知识,现在的情况是加强性知识的教育已经成为新的课题。现在的电视、电影太厉害了,小孩子小小年岁就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一旦出了麻烦,可怎么得了。遮着盖着,不如面对实际。” ——一位心理医生的话。 中学生的性行为显然是不对的,但在电影电视等传媒的许多镜头里,对性的渲染与夸大,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目前的情况是学校的性教育落后于社会的性渲染和夸大。 现在,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要停留在道德与不好意思的层面上,要更多地想一想保护孩子是最重要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和培养学生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的同时,则应以科学的、严肃的、态度对待性教育,不要一讲“性教育”就有什么副作用,而应把性教育作为一个道德教育问题来研究。 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介绍性知识是要学生掌握性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并掌握与之相应的性生理、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 中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的自然习惯和社会性处在大变动的时期,在两性关系方面,一个人应该遵循哪些准则,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品质,防止哪些不良品质,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整个道德面貌,而且关系到将来的婚恋是否一帆风顺,也是防止一个人在恋爱过程中产生“越轨行为”的重要条件。 在性法制教育中,要向学生宣传和解释与两性关系有关的法制知识,使中学生了解到:在两性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哪些行为要受到刑事处罚以及什么样的行为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减少和避免性过失行为。 4、审美教育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尝试过进行这样的引导后,学生会以一种更为纯洁的心理去对待第一份感情,也会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出色,从这个角度对他们的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动力呢? (三)辅助之源——家庭教育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基地,也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作为家长如发现自己的孩子确有早恋现象,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劝阻引导,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向他们讲明早恋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更应小心谨慎地帮助女孩,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唤起她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成才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她们走出情感的误区。 作为学校可以针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家长举办“青春期生理、心理特征”、“十三四岁——多事之秋的年龄”、“家长、家风和学风”讲座,以及家庭教育研讨会,帮助家长掌握教育知识,克服教育的弊端,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综合治理。 总之,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有利于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关文章: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