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热点:麻生访华《日中和平友好条约》30周年文综思考及演练2008-10-27 9:12: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一、热点背景:

材料一:2008年10月24日电 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会并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30年前,邓小平同志和福田赳夫先生等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战略决断,推动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继1972年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文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为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近邻确立了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提出的各项重要原则,为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锦涛表示,中日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着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愿同日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增进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扩大友好交流,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持续健康深入向前发展。麻生太郎在致辞中表示,日中两国在广泛领域里不断展开交流与合作。今天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归功于为日中友好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日中两国是永恒的邻居,日中关系是一种互不可缺的伙伴关系,两国应该继续开展各层次对话和交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磋商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材料二:2008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共同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活动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麻生太郎出席亚欧首脑会议并共同参加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活动,体现了对亚欧合作与中日关系的高度重视。麻生表示,日本和中国互为永恒邻居,双方是共赢的关系。

二、知识链接

地理学科: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2、面积和地区划分

包括北方四岛(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现已被俄占)在内,日本国土总面积37780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 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 日本的国土习惯上自北向南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8个地区,不是行政上的划分。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与我国存在的钓鱼岛领土争端(现由日方控制)。

3、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因此才有火山地震之邦之说.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5、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6、地貌地质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于平原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种植农作物,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近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新潟县中越地震都是芮氏地震规模6级以上的强震,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九州岛、四国、琉球群岛(归属存在争议)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日本是岛国,又深受黑潮影响,海洋性气候显着,樱花很美。

三、创新练习:

1. 麻生表示“日中两国是永恒的邻居,日中关系是一种互不可缺的伙伴关系”,这一观点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与质变的观点

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历史上,两国之间既有长期的和睦相处,也有血腥的兵戎相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题:

2、下列有关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移民日本的浪潮           B.铁器、铜器与丝帛传入日本

C.汉武帝与光武帝先后赐予日本使者金印   D.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有深刻的了解

3、早在元、明时期,我国就开始受到外国侵略。最早侵略我国的是

A.日本倭寇 B.葡萄牙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沙俄殖民者

4、日本是近代给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国家,主要依据是

A.制造旅顺、南京大屠杀

B.曾割占我国宝岛台湾50年

C.1 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占领区掠夺的方式有①强占耕地 ②低价收购农产品 ③对“统制事业”实行专营 ④滥发纸币 ⑤商业专卖 ⑥工业垄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6、1972年中日关系恢复正常化的原因有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两国人民的要求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古代,中日关系处于友好交往时期,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的主流。据此回答7-8题:

7.1784年,在日本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了右上图的金印。这枚金印是何时授予日本国王的?

A.西汉汉武帝时期

B.东汉光武帝时期

C.东汉汉献帝时期

D.三国刘蜀政权时期回

8.隋炀帝给日本国书称“皇帝问倭王”,日本对隋的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表明

A.日本对隋朝无礼

B.日本坚持对等礼节

C.日本接受了中国文化

D.日本对隋朝称臣

9.宋代海上往来大多是三、四月间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间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时间主要是为了

A.避开倭寇的活动

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

C.利用海洋回流

D.利用季风

10. 中日关系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变化,这主要决定于

A.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两国的国家利益

C.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D.两国的社会制度

11. 前几年日本曾经对中国蔺草席、大蒜的进口作出限制,而今天,中日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达成了很多对外贸易的一致。这些事实说明

A.日本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

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

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改变而发生改变

D.日本与中国有着一致的经济利益

12.运用历史、地理和政治学科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和共同战略利益。

以下还有完整政治、历史学科知识链接和参考答案,如果您想查看完整资料,请点击这里下载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