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辅导教案2008-11-3 15:07:00 阅读 参与讨论()

活动目的:

懂得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征;学会与异性正确交往;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活动过程:

1.发现我们的变化。

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与以前相比,自己的心理感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大家可通过以下七个方面来衡量:喜欢私下里谈论异性同学;会对比较熟悉的异性同学进行嘲讽或两两配对;找借口接近异性同学;排斥异性同学(同桌);与异性交往感到羞涩不安;对某些异性同学有好感;想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单独交往……

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往往开始关注异性、渴望了解异性、对异性充满好奇,而又感到羞怯、紧张、茫然。大量复杂的情感就出现了不知如何面对异性的难题。这正是每个人成长中必定会经历的阶段性感受。

2.异性之间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呢?

讨论这一话题要通过两个活动:播放录像《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讨论剧中的情节,从而深化学生对友情与爱情的认识;做“糖果试验”(由沃尔特·米切尔提出,旨在控制冲动),让学生明白延时满足的心理机制。

告诉学生:“怀春心理”是性心理的表现之一,表现为对异性的向往带有盲目性,与恋爱的区别在于不会考虑是否准备与对方结婚。友情与爱情是两簇不同品种的鲜花,有着不同的花期。

3.我该如何与异性交往呢?

首先播放录像《怎样与异性交往》,组织全班讨论:异性交往要注意些什么?对于录像中的两个主角的交往,你有哪些建议?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交往的广度、风度,鼓励学生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与异性正常交往。

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当你的一位异性朋友通过小纸条表达对你的好感并邀请你单独外出活动时,你会怎么办?要求各个小组列出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预测每一种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

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教师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从心里认同教师的指导。我想送给我的学生以下这段话,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启示:农民虽然希望收获粮食,但不会在寒冬腊月撒下麦种;林场主虽然渴望赚钱,但不会在树木成材之前砍伐幼苗;我们既然可以吃到甜甜的苹果,又何必在不合时宜的季节摘下那涩涩的青苹果呢?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