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关闭了,商家撤离了,考生们开始根据标准答案估分、等分。无论是高是低,参加高考的考生总会有个分数,而那些陪同他们一同奋战的家长们,是不是也该有个成绩,他们的分数又该怎样判定呢? 全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名考生,多数考生都有陪考者,有的还是父母双陪或父辈祖辈两代陪,足已超过考生人数的“陪送大军”,是喜还是忧? 在各考点门口,纷纷走下出租车的很少是考生一个人,家长送考以至陪考理所当然。有一位父亲直到“验证处”,才把准考证交给女儿。据考点的负责老师介绍,在陪考的人群中,许多是父母同来或是祖孙三代(包括考生)都来了。这样估算一下,肯定是陪送的人数要超过考生的人数。 或许是高考期间有两天是周末,考生的父母能全力以赴来保驾护航。那么,被保护者又是怎么想的呢?一位考生对此坦言:这么热的天,父母一直在外面等着,要是考不好,心里更有压力了。在陪考的队伍中,还有个别家长眼看交卷时间快到了,都赶紧骑车走开,一问便知:“是孩子不让我来,万一他出来看见我,就不好了。”这样包含着尊重与承诺的爱,更让人感动。 当然,还有让孩子独赴考场的家长,一位监考的女老师说,我早上跟孩子说了句:“你一定能成功”就走了。即使我有时间,也不会陪他去考试,高考固然重要,但是,让孩子从容自信地面对高考、面对生活的关口更重要。 为了考场绝对安静,一些考生家长拦路堵车,交警和市民给予了理解和宽容;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社会提供给孩子们的是否都是“静音”环境? 据报道,高考期间,一些城市发生过多起考生家长拦路堵车事件,致使部分路段交通不畅。虽然交警和大多数市民对此给予了理解和宽容,但也有司机不解地问:几声喇叭都承受不了吗?是考生脆弱还是家长脆弱?考生家长则对教育部门把临街的学校定为考场提出质疑,说自己也是迫不得已,孩子辛辛苦苦上了12年学,不就为了这3天的考试吗? 独生子女时代的家长把爱和希望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面对高考和以后的种种竞争,家长怎样才能给孩子更有利的帮助? 全国有数百万考生,目前这些考生正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长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在备受呵护关爱的同时,也肩负起父母以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重望。有些家长不惜重金从小学就开始择校,为的是将来考上大学。 在任何一个考场外,你都会从家长的交谈中听到:现在就一个孩子,想什么办法也得让他上大学。考上了自然不必说,差几分的就可能选择收费更高的民办大学或是再交一年复读的学费(少则几千多则一万),明年再考。极个别财力雄厚的家长就索性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大学了,因为那里不用这么残酷的高考,只要你有足够的钱。 但也有这样的实例:拿了钱出国读大学的一个孩子,不仅开始的语言关没过,还染上许多不良行为,再加之原高中课程的荒废,只好两年后打道回国,再谋出路。 教子的方法有千种万种,但大多带有时代的特征。在当今知识社会里,不必说高中生考大学,就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了,也要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由此看来,学习新知识,同样是考生家长的任务。 有一位当年的知青,说起自己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只有一声长叹,而今他的儿子上考场,就仿佛他自己回到了18岁,渴望梦想的实现甚至超过他儿子。这么厚重的期望,对孩子来说能算公平吗? 历史是无情的。高考作为历史,也要“无情”地存在下去几年、十几年……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对待高考,让我们都来想想:什么样的高考更好?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