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心挑战压力2008-12-1 10:52:00 阅读 参与讨论()

学生和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压力太大”。的确,现代中学生面对心理上、精神上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如激烈的竞争、升学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考试带来的烦恼等等。

为此,不少中学生纷纷掉进心理压力的痛苦深渊。英国心理学家戴维·丰塔纳曾给“压力”下了一个定义: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从这个简洁的定义不难看出,一个人的承受力越大,那么应对压力的能力就越强。

事实上承受力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够坚持多久,这时,耐心在压力面前显得至关重要。实际上,耐心是对压力的一种挑战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这样一句话:“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耐心,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性格中的一种潜在力量,也是信心的持久和延续,是决心和毅力的外在表现。

不论做什么,如果缺乏耐心,将一事无成。没有耐心,学习很难坚持下去,学业也难以完成。在学习中,没有将学习坚持到底的勇气和耐力,就会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甚至扼杀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头脑不聪明,不是学习的料,总是消极片面强调自己的不足之处;或总是用退缩来对待失败,从来不回头再试一次。

有的学生觉得某一科目的知识特别难学,在课堂上便不注意听讲,从而轻易地拖延、放弃,以致最终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斗志。轻易地摒弃了自己的内驱力,没有耐心去挑战压力,从而放弃了进取的机会。

有的学生学习一时钻进了“死胡同”,如学过的知识记不住、上课能听明白但课后不会做题、遇到具体的学习问题无法解决或是由于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应等。

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把失败的过程和原因分析一下,而是将眉头一皱、书本一摔,选择放弃。正是由于缺乏应对压力的耐心而阻止了自己进一步学习的步伐。

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是许多人的通病,我们往往是用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而对短处和缺点却不以为然。

因此,积极地去发现自己学习上的长处和短处,客观的认清自己是培养自己耐心的关键,自我检查很有必要,即检查自己在学习行动上是否认真、勤奋、踏实、谦虚、坚毅、自制,还是马虎、懒惰、轻率、骄傲、动摇、盲目。

在学习方法技巧上,是否讲求学习策略、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还是消极等、刻板重复、一味地*背诵答案的方法去应付学习。只有“自知”才能“自治”,只有客观的认清自我,才会有耐心挑战源源不断的压力。

总之,压力因人而异,耐心是经过不断磨练而形成的一种素质。只有正确地评估自己,用发展的眼光来定位自己,用压力来成就自己,才能找回失落的耐心。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