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一次次的考试考验着学生的意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每次考试后有点心得体会与进步,知识愈加巩固,应考技巧也逐步提高,自信心随之增强。 然而事物有利也有弊,也有另一部分学生会因一次或几次考的不理想,背上思想包袱,导致自信心、上进心不足,成绩节节下滑,苦恼万分。 教学中,我接触到几位属于后者的学生,他(她)们的境况基本相同:进入高三后,成绩原地踏步或一降再降,以至于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甚至心灰意冷、产生厌学的情绪。 可以这样形容他们的心境:如同突然掉进荒野里的一口枯井,井壁光滑坚硬、没有台阶,大声呼救却无人听见,想放弃时,却还能看见蓝天白云、飞翔的鸟儿,此时的感觉就是压抑和绝望。 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在高三学生中这种情况不是少数,特别是在学习较好的同学中更多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来分析。 主观方面 一、自我压力太大。高二下学期,立志于通过考大学实现自己理想的学生增多,开始后程发力。随着高考的迫近,学生们都会自我施压,制定目标。 学习中保持适当的压力是必需的,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仅凭兴趣和爱好很难实现质的飞跃,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也容易使事情走向反面。 对压力大小的把握使学生出现一定的分化,而这种分化又增加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缺乏正确的挫折体验,对困难和挫折缺少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度。 许多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具体表现为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丝毫的退步,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得不好,便耿耿于怀、备感失落,在挫折面前或者蛮干,或者放弃。 三、没有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绝招”是很重要的,而一部分同学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只是服从于、依附于老师,一旦没有了老师的指挥棒,就乱了方寸,有的就盯着同学,今天向张三学一点,明天向李四讨一点,结果也只能是“邯郸学步”,迷茫中成绩已是悄然滑下。 客观方面 一、外界期望值过高。这一部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基础较好、成绩较优秀的,外界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一定精神负担,一旦没取得好成绩,他们就可能会饱受思想压力的折磨而失去学习兴趣,滋长消极情绪。 二、不被理解。在一些人眼里,好学生必须永远是好学生,一次没考好,可能被认为是偶然,第二次又没考好,就可能招来怀疑、猜忌的目光,往往是被老师父母追问是不是有什么“其它事”分心等等,这时,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极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锁起,与外界对立起来。 三、唯以分数论高低的落后观点。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多年来,我们的唯分数论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待学习成绩的心态。 在这些学生中出现厌学现象不是偶然的,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考试中出现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形成某一阶段的恶性循环,造成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努力帮学生解开这个心理上的结。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生作为教育的承受方,必须正确看待分数,同时树立“解决问题*自己,我能克服困难”的信心。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分数不能代表一切,更不是评价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现在的中学生们,生活中并非永远充满阳光,“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多一份从容与大度,寻找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试,认真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不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找出解决的办法,不能让它成为困住自己的一口井。 我建议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制定一个恢复的小计划,以一次测验或月考为基点,争取小幅度的提高,让自己每次考试都能感觉到进步。这非常利于消除焦虑,恢复自信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可取的。 其次,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施动者,要留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每个学生都各有特点,想法更不相同,作为教师,要尽量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可以用一个最辛苦、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才能找到根源,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解开心中的死结,从而重新树立信心,培养学习成功的体验,逐步走出厌学的困境。 再次,家长(往往代表着社会)须用正确的、理性的方式关爱学生。有这样一种误区:对于学校,就是“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剩下的事就由老师来做,孩子学不好是你们的责任”;而对于孩子,则是“我什么都给你了,再考不好就不能怨我们了”。 其实这是一种肤浅而不负责任的观点。现在,家长与社会已经是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学生最需要的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关心与帮助,而不仅仅是衣食无忧、花钱不愁。 工作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部分高三学生的厌学心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