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影响教学秩序的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主要表现为: (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 (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身心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社会适应不良。这些方面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学生进入成人期后是可以矫正过来的。 但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又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还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波动,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