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第二周时事热点:出国公务考察如何不变味?(聚焦公务考察)2008-12-9 10:42:00 阅读 参与讨论()

江西新余11名公务员因出国考察违规被查处5天后,公众终于等到了有关部门对“温州考察团”的处理结果:对市委组织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考察团的正副团长,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和党内警告的处分。

“考察门”事件本应就此谢幕,不想又引来公众更多质疑:

温州考察团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美国政府机构管理职能以及先进的行政管理经验,赌城拉斯维加斯何以也在考察之列?对涉及官员费用支出情况,以及考察团实际行程等焦点问题,调查也语焉不详,未作出具体解释。

面对公众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真诚的态度说实话,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提出防患于未然的办法。而这次沸沸扬扬的“考察门”事件,更应当引起我们对出国公务考察出现变味、“猫儿腻”现象的警觉和思考。

出国公务考察,本意是让官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但遗憾的是,目前一些公务出国考察确已变异为公款旅游、购物消费、安排子女留学,甚至是少数贪官转移赃款、买房置业的途径。公务出国考察存在的腐败现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为此,中央曾三令五申地明令禁止,但出国考察违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根源何在?

据媒体披露,“公款出国”已经成了一些领导干部的福利或待遇。有些地方和部门甚至还以文件的形式,把“取消出国考察”作为对官员的一种处罚手段。要想打破这种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仅*事先发发红头文件或在事发后“大事化小”的淡化处理,是远远不够的。

出国公务考察,花的是公款。所以,要想从根源上杜绝变味的出国考察活动,除了要有的放矢地对现有出国公务考察制度进行改革外,必须先管好“公家”的“钱袋子”,加强财政预算管理,防止利用预算外资金大慷国家之慨;其次要确保政务信息公开,财政制度透明,每一次出国考察支出多少,去了哪里,学了什么,都要进行公示。惟其如此,才能保障群众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那些拥有出国考察机会的官员们到了国外才不敢大手大脚,才能真正把时间花在学习上。

不久前,财政部、外交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今后中央将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规模,对各级党政机关官员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实行零增长,并实行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及用汇额度双控制。好的制度更需要好的执行来配套,面对出国考察乱象,只有按照制度,对症开方,施下“猛药”,才能保证出国公务考察不变味。

 日日最新时事  月月时政汇总  把握时政前沿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