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山东 徐巍 话题作文五忌讳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广大考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写作范围的扩大,大大的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于是乎,很多人认为话题作文跑不了题,有的考生甚至认为可以随便写,对话题作文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偏差,甚至陷入了误区。现把学生作文中经常陷入的误区归纳如下,以便引以为戒。 忌讳一:貌合神离,自欺其人 例如有的同学在以“风”为话题作文时,给主人公取名为“风”,让风任意的做了一件事情;而其内容却与话题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有的同学先对风进行了一番描写,然后写了一件与话题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事情。从形式上看,体现话题“风”的信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其实这只是形式而已,从实质上看,文章已经远远的偏离了话题。 我们应当认真审题,把握命题的立意倾向,努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切合题意要求。 忌讳二:云游四海,不知所之 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为广大考生在展示自己特长方面提供了方便;但并不是说就“自由散漫”,没有“纪律”约束了。文章应当在话题规定的广阔范围内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小的范围,这样,我们的作文才能够写的具体,生动,深刻。 有的作文多重立意,没有明确单一的中心;有的作文文体特征不明显,甚至是似驴非马,不伦不类;也有的作文涉及范围太大,这就必然出现假、大、空的不良现象,导致作文的失败。 要想跳出这一误区,就要做到: 写人——要有具体的人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 记事——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议论——要有明确的论点、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 忌讳三:缩手缩脚,放弃权力 我们知道,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为我们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便于我们充分发挥,这对于我们考生是一件幸事。可是,有的考生放弃了试题给予的权力,缩手缩脚,打不开思路,不知这个“大蛋糕”从何下口才好。这就直接影响了考生写作能力的充分展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我们应当在话题规定的范围之内,大胆的选取自己最为熟悉的题材,甚至可以大胆的想象,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忌讳四:名曰含蓄,读者茫然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给那些作文随意的同学提供了所谓的理论“依据”。有的同学完成文章以后就连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是不是与话题有关。问之,则曰,含蓄!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题目、画龙点睛的议论、题记、后记等形式明确主题,表明文章立意与话题的关系,即使是较为含蓄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戏剧、童话等)也应当让读者体会到文章的立意及其与话题的内在联系,否则,就会使读者茫然,很容易被判为跑题。 忌讳五:扩写材料,自作聪明 当前流行的话题作文,一般是通过一则或几则材料引出话题,有的同学则扩写材料,当然这些材料很典型,但是,文章仅仅使用这些材料,但是不免给人以“孤陋寡闻”之嫌,内容空洞之感,“训练无素”之痕。我们要用自己的材料写作。 总之,我们要充分理解话题作文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