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前50天冲刺备考策略(陈贻标)2008-4-14 11:29:00 阅读 参与讨论()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江苏 陈贻标

离2008年高考只还有50天时间了,不少同学都已经历了一到二次的高考模拟考试,也都或多或少地从这些模拟考试中发现了自己在基础知识以及考试技巧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抓住这仅有的50天时间,科学安排复习,及时弥补模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同学们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张驰有度:

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有些同学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几乎把一天24小时全部用在看书、做习题上,这样做会适得其反,用不了几天,人就会累趴下。因此建议大家合理安排好一天的作息时间,确保晚上和中午共有7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才会有充足的精力,这样才会有效。具体的时间安排可结合自身情况、因人而异地制定,并要认真地执行。切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认真结合考试大纲,梳理主干知识:

经过了一轮拉网式的复习,不少同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已较充分,但有些同学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平时总觉得没有自己不会的,但真正做题时却感觉无从下手,不能很快地找到正确答案,甚至在考场上根本就找不到正确的解题办法;我认为,这是对相关知识没有宏观掌握、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的必然结果,虽然头脑中留下了相关知识的一些痕迹,但要用到它时却很难提取出来。因此,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要认真地结合考试大纲,逐一在头脑中回顾,考纲每项要求下面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要求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新旧课程考纲中都有“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这一要求,虽然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但我们首先要明白,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在每个知识点里面,又包含了一系列的能力,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中,我们就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时间和纬度分布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运用等;只有这样,连知识带能力在头脑中检测一遍,考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束手无策,并能很快地将相关知识再现出来。

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梳理,现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列举如下:

自然地理部分:(1)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运动:主要包括宇宙探测以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尤其是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值得重点关注;(2)大气: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天气、气候内容是大气部分的重点,要搞清楚各种天气系统所形成的天气,以及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图表的判断和分析;(3)陆地和海洋:陆地上的各种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陆地上河水的补给形式及水的循环运动;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资源和灾害:陆地上的资源、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人文地理部分:(1)工农业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工业区的分析;地域联系中的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条件分析;(2)人口和城市:不同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带来的人口问题、对策;城市的区位及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形成;(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人类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地理部分:重点是结合世界、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明确典型地区的国

土综合整治的方向,包括对不利条件的改善以及对优势条件的充分发挥,即注重区域的“扬长避短”,如西北荒漠化的防治、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等。

[1]   [2]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8-4/5302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