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认为数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最后阶段还可以冲一把,因此精力不再放在数学复习上。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以前不少学生的事例说明,最后20多天的时间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数学水平还可以有所提高。因此学生首先要从意识上有这样一个认知。 归纳总结是第一件要做的复习课 经过前面一轮、二轮的基础知识、数学专题的复习,几乎所有高考知识、题型早已烂熟于心,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见到一个似曾相识,特别是难度稍大的题,并不能一下想到考什么知识,在考场上不能迅速地做出来。或者看到一个题,觉得以前总结过另一个引申的题目,不能很好地联系到一起。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不重视数学规律、研究不透学科特点造成的。 高考数学试题的后三道大题往往设置的较难,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不仅要重点做,还要记忆每道题的命题背景。首先,将卷子中或专题复习中遇到的诸如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不等式、导数不等式、抽象函数、函数不等式等所涉及的大题进行分类,每一类研究十几个题,整理在本上。特别是解析几何、数列不等式等难度较大的题目,不仅要理解,更要适当地记忆命题背景、情景,积累经验。 另外,日常出错的题目,不论难易,还是要坚持纠错。老师讲过之后,学生自身可能认为方法也对,但结果不对,一定要和老师一块找出原因,特别是排列组合等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立体几何问题,要一算到底。 回归课本,弄清“考什么”和“不考什么” 回归课本的复习方法,一方面是将教材中这些内容的概念进行系统归纳,然后记忆,特别是三角公式、立体几何性质。另一方面,还要将教材上的例题、习题重温一遍,因为从例年高考出题来看,考试题目有不少是教材上例题、习题的变形。看书是最简便的复习形式,同时还可以系统地串联起学过的知识。 后一阶段,一定要弄清“不考什么”。教材中的欧拉定理、球面距离是非高考内容,建议学生不用在这部分内容上过多地花费时间。 弄清楚不考什么了,还要清楚“要考什么”。杨辉三角、线性回归、总体分布估计、正态分布、直线的方向向量等内容属于高考范畴,这部分内容属于要求“了解”的内容,难保不会在考试中出上一两道题,所以要求考生一定熟悉这些内容,了解并掌握。 平时复习训练注意以下5点 第一,要把握高考的特点,复习时把握住命题方向。往年的高考题往往出的是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今年估计变化也不会大。我们估计,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与向量结合、数列不等式、导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等6个方面的考点今年会出现在大题里。 第二,要把握做题的规范性。今年高考数学学科第一次实行网上阅卷,要求考生必须在给定的范围内答题,不能出框。因此考生在考前训练时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规范书写。在固定框里答题时,应该先考虑好再下笔,否则很有可能出现答题框不够用的情况。 第三,增强运算能力。从近年来的高考出题情况来看,数学考试的运算量很大,不少成绩不错的考生也会出现做不完考题的情况。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练习运算能力。比如在做题时,不少学生看到题目会做,就只简单列了列运算过程,而不算出最终结果,这样的方法不可取。这时需要耐心地把题目运算到底,得出最终的结果。 第四,重视边缘题型和新题型。边缘题型主要是指大纲中要求了解掌握的内容,也有可能会出现在高考考题中。对于这样的题型,平时可以做一两道题,如杨辉三角、线性回归等内容的题。 第五,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遇到不会做的“大题”,可以采取“缺步、跳步、退步”的方法。不少大题,特别是立体几何的考点,往往会有3个问题让考生证明,而前两问一般是第三问的结论,也就是说前两问要求证明的结论可以直接使用,来证明第三问。“如果考生不会证明第一问、第二问,可以用缺步、跳步的方法,直接把前两问的结论用来证明第三问。”曹恒阁老师说,这样至少可以得到一个问题的分数。在做填空题、选择题等“小题”的时候,要采取“小题不大做”的方法,可以先猜想,然后再证明。 心理调适:从现在开始调整生物钟 曹恒阁老师还谈到了考生在后一阶段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的问题。从今年的高考时间安排来看,数学被安排在6月7日下午进行,而6月7日又是周六,平时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周六下午刚好是学生放假回家休息的时间,生物钟会使学生的心理有些散漫,不“兴奋”。 曹老师建议考生从现在就应开始去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周六下午有意识地让自己兴奋起来。“中午休息好,下午适当地做一些数学题,逐步调整生物钟。” 来源:《郑州晚报》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