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复习效率,学会与疲劳抗争2008-9-16 11:05:00 阅读 参与讨论()

在面临毕业考试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长时间学习之后,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有时愣神,有时会打哈欠,阅读或计算的速度减慢,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容易出错,做题的错误率升高,记忆力下降。于是,我们开始责备自己太笨,或是对自己失去信心。

其实,这是学习疲劳现象。由于活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而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当疲劳时,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人们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是超限抑制,是指当一个刺激的作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超过了神经细胞的兴奋限度,就会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降低,甚至使它自动停止工作,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其害。如某些人由于过度悲伤而引起的休克,就是由于刺激过于持久所致。紧张的学习活动,会使神经细胞特别是皮层细胞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之中,能量就会消耗过度而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废物产生过多而不能及时消除,于是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就会降低,失去正常的功能,因而产生学习疲劳。在疲劳状态下继续学习,不仅不会有正常的学习效率,而且,皮层细胞会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受到损害,甚至出现神经衰弱,使正常心理活动遭到破坏。

疲劳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是由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引起的。一个人学习的时间过长或超负荷运转,无论是肌肉还是神经系统或大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的消耗比补充的快,废物的积累比排除快,这样就会打破生理功能的平衡,造成生物节律紊乱,最终造成人体器官活动能力的失调和降低。生理疲劳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失调以及肌肉痉挛、麻木。轻度的生理疲劳可以通过意志的努力来克服,较为严重的则需要借助适当的休息来解除。休息足以解除生理疲劳。

学生的心理疲劳并不是由身体能量消耗引起的,而是由于所从事的活动不符合其心理需要,因而难以形成他们的积极态度所致。对于自己不愿做的工作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那么就难免会引起厌倦。由于心理疲劳并非生理上的,因此,其外部表现不太明显,而具有内隐性。心理疲劳一般是指长时期地思考、焦虑、恐惧或者在与别人激烈争吵之后,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状态。心理疲劳有如下症状:(1)早晨起床后,感到全身无力,四肢沉重,心情不好,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谈;(2)学习、工作不起劲,什么都懒得去做,学习中错误多、效率低;(3)容易感情冲动,神经过敏,一点不顺心的事也会大动肝火;(4)眼睛容易疲劳,视力迟钝、恶心等等;(5)乏困,躺在床上但就是睡不着;(6)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心理疲劳是一种主观上的疲劳,要消除或减少这种疲劳,可采取调节情绪、改变态度、增加兴趣等方法。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显然是不同的。生理疲劳是为学习、工作所累,不能再干;而心理疲劳则是倦于学习、工作,不想再干。但二者也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种疲劳的产生总是有另一种疲劳相伴随。如极度的生理疲劳产生以后,会使人改变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会使人精神崩溃,心理能力遭受破坏。与此相反,心理疲劳也会引起生理疲劳。

学习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比,即疲劳程度越低,学习效率越高,疲劳程度越高,学习效率越低。

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要学会与疲劳抗争。 

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取得最佳复习效果的方法
   高中生成功必备的36种心态 掌握记忆要领,轻轻松松记忆 
   如何巧用标签效应实现学习目标 有效消除心理疲劳的“心理按摩”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8-9/6427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