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第三周时事热点:累死的赵本山,闲死的优秀演员2009-1-25 13:11:00 阅读 参与讨论()

《华西都市报》1月21日报道:迄今为止,央视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先后进行了6次带妆带观众彩排。经过导演组多次精雕细刻,目前,40余个歌曲、舞蹈、相声、小品、魔术、杂技、武术、戏曲、器乐演奏等节目已全部成形。今晚,央视将首次用高清电视拍摄彩排。

不可否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春晚已经与中国的春节划上了等号。这就好比饺子与鞭炮是中国春节的“两大件”是一个道理,春晚大约可以算作“第三大件”了。

早期的春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著名的哑剧小品有王景愚的《吃鸡》,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谁是主角》,费翔的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马季老先生的《宇宙牌香烟》,等等优秀作品不一而足。

然而,近年来的春晚却呈现下滑趋势。舞台舞美没得说,但“新人”却总是旧人。小沈阳说赵本山“不睡觉,晚上睡不着,就为了本子”,还说赵本山“瞅着不容易”,这倒是一句大实话。赵本山初出道的时候,的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耳目一新之后就是无休止的“赵本山专场晚会”现象。06年春晚出现了另一个耳目一新的小品《招聘》,“欠拍呀”,“它不是个字”等台词至今让人感觉到地方色彩的鲜活。然而,类似的小品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在历年的春晚小品中,来自于地方的小品实在是太少了。

累死的赵本山,闲死的优秀小品演员。放眼全国,各地的小品节目实在可以用浩如烟海来比喻,然而,再优秀的小品演员也不过赵本山,再好的相声演员也不过姜昆,再优秀的主持人也不过朱军董卿。可是,人都有审美疲劳,当然也有审丑疲劳,一帮子优秀演员如姜昆冯巩先生者、郭达蔡明先生者,总是如此,如此总是,这让全国的观众说什么好呢?

记得赵忠祥倪萍演过一个“告别”小品,意思是总不能让全国观众老看咱们这两张脸吧,总得换人吧,这就很有自知之明。到现在为止,主持人还没有超过赵忠祥、倪萍这对黄金搭档者,然而赵、倪也总是要退的,而以上演员为什么年年露脸而且露大脸呢?

一个民族要有创新精神,如此才能进步。文艺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仅需要创新,而且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需要创新。一个演员可以常演常新,也可以创造如梅兰芳一样的旷世奇人,相声也有侯宝林马三立一样的奇人,然而,即便梅兰芳再世,也没有必要让他年年上春晚,马三立老先生生前也没有上过几次春晚,就是这个道理。总得给更多的优秀作品一个出口面世的机会吧?

春晚,不创新、勿宁死。该新闻后有一条留言,说愿看山寨春晚与愿看正版春晚的PK一下,结果愿看山寨春晚的超过了正版春晚的一倍。无论如何,春晚不应该成为鸡肋,而应该成为中国人春节的心灵鸡汤。要做出一碗真正的心灵鸡汤,那只有一条路可走,即,使吸收新鲜血液、新鲜时代元素成为一种文化制度。

日日最新时事  月月时政汇总  把握时政前沿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09-1/9567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