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 1、水中捞月一场空 有月亮的夜晚可在天上看到一个月亮,在水中也能看到一个“月亮”。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水中的“月亮”实际上是月亮在水中的虚像,当然是不可能捞到的。 水中捞月一场空(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当然是徒劳。 2、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光的折射导致水底看上去变浅了,同理,水中的鱼也是看上去比较浅。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4、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这是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5、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 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6、一石击破水中天 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 7、瞎子点灯白费蜡 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 8、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 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 9、海市蜃楼:射向远处地面的太阳光,被反射到空中时,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而发生折射,看到的是远处的景物所成的虚像。 10、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______________。 13、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滩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的折射 14、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桃花反射红光。 15、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漓江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16、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一天,地球上已度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 力学和运动 1: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到山前必有路倒是没有什么物理学原理,船只有直着才能通过桥洞。这其中是水流把船自动冲为直的了。横着的情况很少几乎不存在。原理是:船横着的时候受到水的大面积力量的冲击就发生了偏转,形成保持直向的受力稳定形状了。这和风向标的原理是一样的 2.四两拨千斤 根据杠杆原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当动力臂很长而阻力臂很短时,就可以“四两拨千斤”了。这和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的原理是相同的。 3.人心齐,泰山移 分力的方向一致时,合力就等于各分力的和,此时合力最大。 4. 一个巴掌拍不响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一个巴掌也就拍不响了。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坐地日行八万里 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7、如坐针毡 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8、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9、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10、磨刀不误砍柴工 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11、水银落地——无孔不入 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12、大船漏水——有进无出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13、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 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14、劳而无功 力和功的关系,及机械效率。 15、冰山一角 浮力和浮沉条件 16、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一天,地球上已度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上千年。 17、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所产生的。 19、四两压千斤: 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长,那么“四两” 压千斤是完全可能的,难怪阿基米德会有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20、如坐针毡,快刀斩乱麻:刀刃越薄,受压的面积越小,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快刀斩乱麻,当然就省力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这个道理。 21、坐地日行八万里:因为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了约为40003千米,约为八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科学地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电学 1、“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系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同进退,共患难” (串联电路的电流、同时发光和熄灭的一些特征) 2“互不干涉,互不往来” (并联电路的特征)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