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总是得不了高分,然后老师总是讲,你没抓住采分点,答的语序不规范。所以老师判卷的时候就觉得这分是可给可不给的,分就总是上不去。老师后来说你可以多看一些往届的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我就去找了十年高考的主观题来看。所以说跟老师交流能够提高我们应试的技巧,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我记得在高三的时候,跟老师交流,我从被动变为主动。 以前是老师讲的多,自己听,现在应该是自己讲的多老师听。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在高三的时候,我去问老师我碰到了一道题,比如我有三种思路:按照第一种思路,我会用到什么公式,按照第二种思路我又会用到什么方法,按照第三种思路我的担忧是什么,也许走到哪一步就会走不下去。我在平时练习中还遇到了多少和它类型相近的题,每当这个时候我一般是怎么做的,我的顾虑是什么,应该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给老师最大的信息量,这样老师在听你讲解过程中根据经验会发现你复习过程中的问题,会很敏锐地发现你在谈自己的思路中存在的漏洞。然后一语中的地指出,这样你的思路一下豁然开朗,那种感觉很美妙。 我们常说复习是比较枯燥的,因为它是大海捞针,也许你复习一天才掌握一两个知识点。所以很多同学在说高三苦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找它的快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说的真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