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新高考方案思考2009-2-23 13:44:00 阅读 参与讨论()

以“分类测试、三位一体”为特色的浙江省09年高考方案出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如何应对?!以下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1、“分类测试”与学生成长不稳定性及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作为分类测试,学生可以选报三种类别,三种类别所考的内容差距很大,而学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作为固定的测试方式与学生成长不稳定性,就出现了学生难选择类别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临界生的选择就更难,这些学生就要比其他学生付出更大的辛苦,而不一定取得更好的回报。

2、“三位一体”与评价诚信的矛盾:学业水平测试+全科会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三位一体,改变了原有单一评价的高考方式,同时带来了会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要求,相比原来会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不规范化,评价的诚信就摆在人们的面前,另外英语听力与技术的多次测试给招生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3、选课、走班、学分制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新高考设置的自选科目很多,未必每个中学都能全部开全,那么究竟选择开设哪几门课程?在自主选择权指导下的新高考必然会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权,到时候一些小规模普通中学的师资、教室很可能跟不上,无力开设全部选修课程。选择研究性大学的学生在自选模块IB中18选6时,能否就选语数英6个题,不选其它科目?!在过去率先于浙江实行3+X高考模式的某地区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该地区有的学校为走捷径,从高一开始就指定某些学生必须学哪个“X”,增强应试性。不料当年化学考试特别难,生物考试很容易,在同样的总分下,选化学的学生家长就认为不公平,这种情况在这次高考中要事先尽力避免。

4、综合素质评价的比值化与学校等级的层次化矛盾:综合素质评价以区域为单位,以A、B、C、D等级制比值化呈现,而区域学校各个学校的等级的层次化,如何分配给每个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比例,就成了区域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各区域之间如果处理方法不同,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5、通用技术技能化与纸质考试的知识化矛盾:通用技术以技能操作为主,而技能是*训练出来的,很难用纸质考试来测试,所以如何做好通用技术的纸质考试研究非常必要;另外仅凭语、英、数成绩,而通用技术为零分能否录取在专科学校?

6、社会化报名带来的后果:社会化报名改变了原有的属地报名形式,对于小学、初中生源外流较多的区域,将对其高考质量提高雪上加霜;对于高复班质量与规模相对较差的区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