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高三学生小A曾因怕与人对视,而不想上学了。 一年前,他对班上一位女孩产生了好感,因此总是借故与她说话。还梦见了与这位女孩玩“嫁新娘”的游戏,且遗了精。第二天,小A再看见那位女孩时,觉得更不自然了,紧张不安,脸红,心跳得厉害,老是眨眼,内心有强烈的罪恶感。 之后,小A就害怕与这位女孩对视,担心被她看出自己丑恶的内心世界,就尽量控制自己不眨眼。但是越控制就越紧张,眼睛眨得就越厉害、越频繁。逐渐发展成怕与同学、老师、父母以至一切人对视和接触。小A非常痛苦,成绩直线下降,进而竟发展到害怕去学校上学。 其实小A是罹患了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大家注视自己;或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自己处于难堪或窘困地步;或坚信自己脸红,已被别人看到,而惴惴不安,进而极度避免社交。 据了解,小A的父母传统观念很强,有一天,小A与几个女孩在院子里玩“嫁新娘”的游戏,父母看见后,骂他不知羞耻,并拉回家痛打了一顿。上中学后,父母更不许他与女孩来往。 父母的教养方式,使他把青春发育期的正常心理活动,也视为“肮脏、邪恶、不正派”,心里有了阴影,心理上即产生了自卑感和自罪感,过分地谴责自己,导致紧张、焦虑和频繁眨眼,不敢与人对视。 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适当的药物调整,并配合系统脱敏训练,小A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害怕与人对视,逐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小A的心理障碍折射出家长“青春期教育”的误区。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