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参加国内高考的报名总人数是1010万人,而全国普通高校的录取总人数只有567万人,这就意味着有近一半的考生会成为“落榜生”,他们绝不是边缘人,而是另一大主流,这些人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生出路吗? 各种媒体已经纷纷支招,是复读,是留学,是选择去民办大学、技术学校,还是去参加成考、自考,去读网络大学?可以想到的“权宜之计”也不过这么几种,相互之间的比照和权衡,已经充斥了几大主流网站的专题版面,有心的人输入“高考落榜”四个字到百度里,找到相关网页浏览一下即可。 这种前途的选择是技术上的,因此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其实是观念和心理上的抉择。媒体的探讨有一种普遍无奈的氛围,“在已经不行了的情况下,你还有如下勉强应付的选项……” 在这种观念意识下,在这种心理预期下,所有的选择都是糟的。 让我们回头来看,在今天的中国,高考已被夸大成一种畸形的怪物。它具有了某种终极性的宗教色彩,它支配中国学生的一切,决定着中国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变态。 高考按照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好坏,这应该只是整体社会的评价系统之一,而不是全部。高考成绩好,一定程度上证明你的考试水平高,书本学习能力强,但是这种评定方式实在太过单一,不足以囊括一个开放社会需求的更加多元的精彩要素。每一个高考落榜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要关注的根本应该是,我既然不擅长书本学习,应付考试,我的比较优势到底在哪里?我怎么跟哪些名校的毕业生竞争?或者,我怎么样找到一个他们根本无法跟我想比的领域? 这些决定了你未来事业成就的高度,你必须得去找。成功的人有成功的规律,失败的人有失败的规律;幸福的人有幸福的规律,不幸的人有不幸的规律——而在这些规律里,学历只是一个非常渺小的要素。 比如,你可以选择去踢球,你可以选择去弹琴,你可以选择去写作,你可以选择去做销售,你可以选择去做程序开发,你可以选择去到培训中心教课,你也可以选择去创立一家企业。 很多没有大学学历证的22-25岁青年,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在一万元,是同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的至少三倍以上,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定律。 按照成绩来评价,他们都算不上是好学生,只能说是差学生;按照听话的程度来评价,他们也都不是好学生,只能说是坏学生。 这时候,我发现了可以被称为“坏学生”定律的这种东西,我的总结是:只是差学生,而你又特别听话,看来是没什么出路的;而你如果既差又坏,倒很有可能在25岁之前就月收入过万! 听起来是极为荒唐不经的学说,请允许我做更多的理论解释: 好学生一般是有出路的,上好大学,找好工作那一套已经高度体系化,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坏学生(这里单指不听话,而非道德意义上的品质恶劣——虽然他们经常被师长冠以这样的不当名头)也是有出路的,因为他们能看到考试系统之外的精彩世界,他们发展自己的独特爱好,有自己的别样生活,还可能各自身怀绝技,他们的自信支点不倚赖在考试成绩那样的评价体系上,因此往往高考过后不伤身心。 最看不出有什么前景的是那些“差而不坏”的学生,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考试体制,又是这个体制下的失败者。他们往往追随好学生,却只能永远望其项背。他们往往在生活上远不如坏学生那样快乐丰富,所有书本学习之外的潜质没能得到足够的发展——这才是真正难解的人生困境! 不读大学本身绝对不是一条出路,读了大学之后也未必有什么出路。在读与不读之间,在读什么大学这样的问题考量之外,我只是想说我认为更为重要的议题:一个人要懂得看到高考之外的世界,看到多元社会下人生可能的斑斓多彩,在万千可能中点取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红就红得发紫,蓝就蓝得透黑——各取所好,发挥所长,做到一种颜色的极致,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最好出路”,这世界也会因此更加绚烂多姿,熠熠生辉。 之后再想:复读?留学?民办?技校?自考?成考?网络大学……这类问题,因为坦率地说,只想这类问题是没有出路的。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