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初探2009-3-12 15:21:00 阅读 参与讨论()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课堂时间变的少了很多,任务重了很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却非常的充裕,如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历史的能力,这就是本篇文章所要说的。

一.形势变化

2008年山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规定历史学科每周两课时,每天安排七节课,其余时间及周六周日均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明显,这个变化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了,要想继续像以前一样单纯*老师在课堂上的灌输和课上的辅导已不可能。上课时间少了,老师的课上任务重了,这就要求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正确引导,作者经历了这种变化带来的阵痛,并且经过自己的努力摸索,终于对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有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写下来,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二.针对变化的教学模式

(一)紧扣课标

课标是编写教材的灵魂,不论教材是哪种版本,课标中要求的知识点是绝对不能疏忽的,在每节课的导学案中我都把课标写在第一个栏目位置,而且对于课标中包含的关联课本的知识进行一个更详细的阐释,让课标和教材知识挂起钩来,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本,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

(二)坚持学案导学

改革后的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非常充足,通过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先弄清教材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预习课本,最后进行适当练习和补充课外相关知识点,这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

我设计的学案分以下几个版块

1.课程标准及阐释。

即罗列课程标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把它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阐明课标中要求的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哪一个位置,使学生知道课本重难点。

2.问题导学。

我的预习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提炼课本中的重难点,而不是传统上的填空。我认为填空式预习只能机械的引导学生看完一遍课本,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考总结教材能力的培养,这样对于有自觉预习课本习惯并有高层次需要的学生来说纯粹是浪费时间。

学案中的问题要有总结性,概括性。拿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这本书里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这一课来说吧,我是这样设计的问题,现摘录如下:

提炼课本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1.

2.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3.军事方面: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好的总结了课本,而且更好的理解了课标,真正做到了学生学在前,教师教在后。

3.习题提前做

这部分设计了一些高考真题或最新的相关习题,量不多,一般4-5个选择题,一道材料分析题,主要是使学生检测预习效果,找出问题所在,随即查缺补漏,也可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多关注自己做错的题目所在相关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4.知识链结

这一部分设计了一些有利于理解教材的材料,是对教材的一个补充,也是为了扩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

三.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我要说的最重点的东西,我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填鸭式教学的那种一讲到底的模式。下面是我对一节课的时间分配:

1.讲新课之前留2—5分钟让学生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因为落实很重要

2.讲授新课的时间大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这一时间是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理解和重组的过程。一般采用的是问题式教学:即提出问题,留时间让学生在课上看关于这一问题的课本部分,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对于课本中的零碎的知识点也要注意,看完之后找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有不足的地方予以纠正和讲解。这样不仅近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弥补了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本细节的遗漏。做到既掌握骨干知识,又兼及细节,使历史课堂教学“有血有肉”。

3.剩余的十分钟时间,是帮助学生处理导学案上的问题的时间,通过习题的讲解及时巩固新学习的知识点,做到趁热打铁。下面是我讲授岳麓版必修三《老子与孔子》一课时的课堂设计

导入新课:

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各自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能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看的内容

新授:一.孔子的学说。1.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看课本第1-2段,认识一下孔子。(达到了解的目的就行)。

2.用5分钟时间看课本第一目剩下的内容,总结孔子思想的内容.看完用最简单的几个字总结一下。

学生看完后回答: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礼,为政以德和丰富的教育思想。回答完毕后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思想的含义。这一过程大致需要5分钟。

看完孔子的思想后再让学生总结孔子思想的影响,这一问题比较简单,用2分钟即可。但这里要渗透一些评价历史人物的辩证法思想。

关于老子一目的讲授同孔子一目的教授方法一样。

这样大致讲完新课用30-35分钟,剩余十分钟用于练习和巩固。


四.落实

落实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落实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试题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关键是这种方式是否适合自己和学生。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新的头脑,需要变革旧的教学观念。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便都是好的教学方式。

 

相关资源: 高考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