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迁就父母意愿都不可取,专家告诫考生—— 志愿要填适合自己的专业 “你多次获得机器人设计大赛的奖项,为什么不报研发机器人的机电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而报生物工程专业?” “因为感觉生物医学工程才是高科技,而且是热门专业。” 在昨天上海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一名坦陈“狂热喜欢机器人”的考生却填报了生物工程专业,让面试考官们颇为遗憾。这些资深教授们在面试中发现,被升学压力缠绕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是一味追求就业率高的专业,就是迁就父母的意愿,而中学生对于“一个专业到底研究什么”、“一所大学哪些专业是强项”,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对大学专业模棱两可 “你高一的物理成绩仅仅30多分,你中学时候加试科目是生物,也就是高一之后没有再学物理,但是你填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对物理基础要求非常高。”理科面试组考官吴明红教授在阅读了一名女生的申请表后,抛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这名女生当场语塞,她不得不解释,“听父母讲,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 而另一位考生虽然填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是对于上大这个专业在上海高校中的排名却不甚了解。那位狂热喜爱机器人却报生物工程的男生,也被考官们“穷追猛打”,这样的案例在昨天的面试中并不少见。 理科面试组组长翁培奋教授认为,中学生所认为的热门专业多数来自社会舆论,受到一些不成熟的观念的影响,选择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这样的情况令人担忧。另一位面试考官陆文聪教授对此也深有体会,“进了大学后,一些学生提不起专业学习的兴趣,成绩也不理想,因为这个专业当时是父母帮他选的,学生本人根本不喜欢。” 几乎昨天对每一个考生的面试,教授们都和考生深入探讨了他们的专业兴趣和填报方向,这样的提醒让不少考生在面试后表示,高考填报志愿时会重新考虑,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 大学应和中学更好衔接 此次共有25所中学的138名高三学生由校长推荐获得上大自主招生资格,教授们审阅了每一份推荐表格,选择其中的67名考生参加了昨天的面试。“67人分两类,一类是他的特长非常明显,我们希望通过面谈进一步了解他‘牛在哪里’,从而在将来的培养中有所侧重;还有一类是特长非常不明显,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他的潜力在哪里。”由于上海大学实施完全的校长推荐制,校长直荐的考生不需要笔试,而面试也不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面试成为了大学教授提前了解高中学生的一次机会。 文科面试组组长陶飞亚对于此次参加面试考生的总体印象是“思路敏捷、自信、英语(论坛)口语棒”,觉得从这些学生身上,他可以了解到当前中学教育所达到的程度。 陶飞亚认为,上大此次自主招生摆脱了程式化的考试,“高考历史不会考《明朝那点事》,但是我们却与考生分享他阅读这本书的感觉,一名闵行中学的女生大谈厂卫制度,她说‘既有点像监察,就有点像特务组织’,可能这样的回答并不专业,却渗透着她自己的理解。” 翁培奋发现,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但是对于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却考虑很少,“所以这提醒我们,大学培养人才,不能仅仅是自己专业的那一亩三分地,除了传授知识,更要把责任、做人等道理教给学生。” 高校期待更大自主权 上大此次自主招生实施完全校长直荐,不需要笔试,但这些考生还是必须参加统一高考,达到一本线后方能被录取。去年上海大学自主招生的考生中有几位低于一本线五分左右,上大希望录取他们,最终却无法实现。 上海大学给予中学校长完全的权力,中学校长严谨的推荐也让学校满意。洋泾中学的一名男生告诉记者,校长非常重视这次推荐的权力,首先让有意向的学生报名,然后与学生面谈,在了解了考生的个人特长、对上大的了解、专业规划后,再慎重选择推荐到上大的学生。 上海大学有关招生负责人表示,希望高校能够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选择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吴明红教授说,“大学的目标不是高分,大学最希望录取的是可塑之才。” 据悉,今后将根据录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有关中学的推荐情况,调整试点中学和名额分配方案。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