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是历史学科素养。所谓历史学科素养,主要是历史学科课程学习必备的知识、能力、理论、方法和情商等素质。从历年历史高考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要抓住四个重点进行教学,这就是史实记忆、知识理解、材料教学、思维训练。 1、史实记忆。 历史首先是史实,历史不管怎么考,首先必须记住史实。记哪些,记重点主干知识:一是《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各专题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二是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的知识,三是基于“一标多本”教材格局必然选择的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怎么去记呢?一是死记,二是理解去记,三是结构去记,四是迁移去记,五是不断强化去记。在教学上,我们可通过课堂生动的讲述和理性的分析,以及习题的练习去帮助学生记,还要指导学生记的方法,如用问题导学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中记,等等。 2、知识理解。 在史实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是高考对历史学科教学的第二大要求,是实现“能力立意”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包括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推证,现象的分析与判断,史实的比较与鉴别,归纳与概括,事件、人物的综合与评价等。 ①要注意课程标准、考纲与教材的结合。基本原则是:从课程标准中找分析问题的方向,从考纲中确定知识范围,以教材为复习的基本依据,寻找三者的结合点。 ②要做到宏观在握,熟悉教材目录,理解历史概念,理清发展线索,明确阶段特征,掌握知识结构。 综合运用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重新整合重点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③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区分史实和结论,注意史料的考证,结论的思辨。注意一个史料可能支撑多个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注意史无定论,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的人、不同立场的人、不同史观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甚至尖锐对立。 ④要依据基本史实多元化解读历史现象,多角度评价历史问题。如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主要看是否有利实现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理性化;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评价,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类生活的改善,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等。注意由于所依据的史实或标准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⑤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得出历史认识。从相同点中提取规律性认识,从不同点中提取积极因素(认识),从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导出对一般性问题的认识,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历史启示,从发展趋势中提炼认识,从理性分析中提炼理性认识。 ⑥要多方面地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如民主法治意识、全球意识、环境意识、爱国主义、理性精神等。 ⑦要在知识的迁移中理解知识,充分判断知识的内涵与价值。借助地图、图片、图表材料,文献、文物材料去解读;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⑧要微察秋毫,精雕细凿,掌握难点、重点、盲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整理与辨析,做到知识无遗漏;要重视辨析基本史实的方法指导。 3、材料教学。在史实记忆和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高考对历史教学要求的第三大重心是材料教学。基于“一标多本”教材格局下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高考广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在陌生之中考查熟悉。既然材料命题无处不在,那么我们材料教学就须堂堂贯彻落实。怎样去进行材料教学呢? ①材料的选择。在材料的形式上要按高考展示的那样,既有文字材料,又有表格材料、图片材料,还有地图材料等等。 在材料与教材知识的关系上,既可选教材中的经典材料,也要选教材外但有教材知识背景的材料,还要选远离教材、与教材知识无关的材料。 ②材料的教学,重在学法指导。 一要教给学生收集、整理、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一些史料有很强的主观性,要考虑其时间、背景和作者(立场、动机、倾向)等因素,剥离史料中的主观因素。史料可分为一手资料和转手资料;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碑资料、实物资料和遗址遗迹;等等。史料形式不同,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不一样,其证据力也有所不同。 二要教会学生在对材料进行解读时,既要有正确的理解,又要避免在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得出大的结论,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同一段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从新材料推出的结论,可以与别人已有的结论(即教科书结论)互相印证,并建立新的联系。 三要教给学生将历史材料应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加以理解,使学生所获取的历史信息要符合材料原意,分析历史人物或事件时要避免简单贴标签。 4、思维训练。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思维方法。在史实记忆、知识理解、材料教学的基础上,高考对历史教学要求的第四大重点就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因为高考命题许多角度和思维是老师教不到的,需要学生独立去思考和解决,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使学生训练有素。这要求我们改变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其一,老师要把新颖的、开放的、探究的思维密度大的问题敢于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解决。让学生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从新材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或与之相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以口头、书面、信息技术等方式表达思想的过程。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各种不同的观点、见解,不能容许学生脱离史实的凭空发挥。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 其二,以高考典型试题为素材进行针对性训练,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图逐表地分析材料,体会高考试题历史信息是怎样呈现,又该如何从中概括提炼出来。并从中总结审题方法和答题方法、规范性等。 其三,课堂结构要做到讲练结合,许多老师是先讲后练,我提倡边讲边练,或先练后讲,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其四,训练要建立错题薄,分类归纳历史错题,铭记错在何处及其原因。它既可正视自己的失缺点,又可时时加以警戒,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实现高考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上,还应有一个三轮推进的规划。 1、第一轮:从9月开始,到 “一模”前后(2010年3月下旬)结束。针对新高考题目减少、知识覆盖率低、单个题目分值增加的特点,依据教材,要单元推进,阶段小结,扎实细致,夯实双基。章节课要逐点轰炸,立体建构,前后拓展。阶段小结课或单元课,可采用单元内小专题式,理清阶段内专题线索,把握阶段总体特征,目的在于透出阶段结构。 2、第二轮:从“一模”结束后(2010年3月下旬)开始,到“二模”前后(2010年4月底)结束,根据考试说明要求,打破专题界限,按照通史体例,系统整理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构建通史知识体系。提倡“四视”。一为视界要“宽”,方面铺开,全面选题;二为视角要“新”,切口要小,选题具有考查价值,并适当关注热点;三为视线要“通”,打破代界国界,一通到底;四为视度要“亮”,不能是史实罗列,而应是结构分析,要按阶段分析专题的特点、成因和影响,透出专题结构和规律性认识,最终目的是把书读薄,透出学科体系。 3、第三轮:从“二模”后(2010年4月底)开始,到高考前结束,在回归教材、查缺补漏的同时,结合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套题训练,重视答题技巧,逐步适应高考答题节奏。这阶段要注意三个重点:一是选题主要是时政热点问题和重大信息内容。二是方式为跨科综合、模拟训练。即围绕热点知识和信息内容,从政、史、地三科方向发散思路,并设置模拟题对学生训练。三是强化解题方法和应试指导,尤要注意讲评课的优化。讲评课原则是讲重点,讲难点,讲联系,更重在讲方法;模式为实行归类讲评,如按知识、思路、题型、解法去归类,流程为:分析类型特点——列举答题错误——指出改正方法——变换活化训练。现在高考阅卷采取电子扫描,实行网上阅卷,因此,卷面整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等答题规范问题,也是要注意强调的。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