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特色浅析2010-6-15 10:56:00 阅读 参与讨论()

2010年高考化学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引领课改。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5.指向明确,引领课改
  今年的考题,在整体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指向能体现化学科学本质的主干知识,指向化学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能力立意,不偏、不怪,对今后的化学教学无疑也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1)试卷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①试卷形式与往年保持一致,保证了教学的稳定性。
  ②试题使用新素材,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公平、公正。
  ③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无偏题、怪题,特别是对于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有要求,而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的知识一律没有涉及,使中学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试题特点鲜明
  必考内容试题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同时,着力于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选考内容试题不偏、不怪、基础、灵活,充分体现模块课程特点,加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三个选考模块试题难度、区分度、答题耗时等基本等值,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试卷顺应了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试题突出考查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种能力要求
  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涵盖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注重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实践性和应用性;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以上这些,正是新课程理念所积极倡导的。试卷中所有试题都是原创试题,均与实际密切联系,对考生来讲无疑增大了陌生度,但试题的起点高、落点低,在陌生的环境中考查熟悉的问题,在熟悉的情景下采用新颖的设问,强化了对信息加工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第9题,尽管对于核素、同位素非常熟悉,但是能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同位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能是学生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同时考查了化学变化本质这一熟悉的问题;第28题,尽管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是陌生的情境,但题目设置的是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熟悉的问题,充分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第29题,金属防腐原理和方法考生可能很清楚,但是铝的阳极氧化需要考生在题目中整合足够的信息才能解答;第30题,更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探究能力的全面考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资源: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