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试题评析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评析 评析人: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祝国强 宁海中学 特级教师 陈方梁 平湖当湖高级中学 特级教师 陆志龙 今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整体难度与去年大体相当,在保持原有命题风格的基础上更趋成熟。 1.形式上秉持稳中有变。 一方面,试题的结构、题量及各模块的分值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符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今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另一方面,在保相对持稳定的基础上又有一定变化,一是各模块在不同题型中的分布作了调整,其中《国家和国家组织常识》模块只有选择题而没有非选择题,《经济生活》模块减少了选择题,增加了非选择题。二是非选择题中出现了辨析类的题型,如第41题第(3)问“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三是选择题中出现了与计算有关的题型,如第26题。 2.内容上彰显时代精神。 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为背景,富有时代气息。首先,关注我国特别是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如第41题的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第40题的规范行政裁量权等政治体制的改革,第29题的高速铁路建设等。其次,重视和关注民生,如第25题的抑制房价,第41题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再次,试题还注意世界眼光的培养,如第27、28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32题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34题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第35题的英国大选等。 3.目标上注重学科导向。ks5u 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是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第一,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渗透,如第30题运用漫画考查“价值观的选择和确立”。第二,重视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核,如第40题第(2)问“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第41题第(3)问要求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第三,重视经济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的考查,如第24题的竞争意识,第26题的投资意识,第41题对经济信息的提取,第40题的依法行政和树立政府权威等。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评析 评析人: 杭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朱世光 嘉兴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戴加平 浙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陈亚利 1.重视历史逻辑,体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实证科学特点。如第12题“论文关键词”、第15题“古诗”、第18题“南澳一号发掘”、第21题“中国外交状况”、第23题“局部战争影响”等,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所给材料与被选项之间建立起合乎历史逻辑的联系,进而选出正确选项。这样的试题设计有利于引导高中历史教学重视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规律。ks5u 2.关注现实,发挥历史学的史鉴功能。如第38题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诸多内外因素的理解;第39题在制度创新的主题下,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为考察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权分立制的理论依据、制度设计及其实践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及认识。 3.渗透三维目标,突出学科能力考查。如客观题中的“儒道思想”题、“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题、“民族关系”题,主观题中的“经济危机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美国三权分立制的设计评价”等,着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评价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这有助于引导高中历史教学关注三维目标的耦合,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4.命题视野开阔,必修模块覆盖相对均衡。依据《考试说明》与《学科指导意见》,对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思想文化史的主干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5.试题富有情境性,历史材料丰富多样并能发挥较好作用。如运用思想家言论、古诗、古画像石、表格、地图、图示、文献材料等,或创设情境,或提供思考方向。
2010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评析 评析人: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周上荣 湖州中学特级教师 冯凭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特级教师 汤国荣 地理试题以稳定为主,着力于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比较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 1.与09年试题相比,整体难度有所下降。特别是选择题较容易,其中难度稍大的只第11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空间想像能力。非选择题总体难度也不大,但考生在答案逻辑性和完整性的把握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会造成较大的失分,如第36题的第(3)、第(4)问和第37题的第(2)、(3)问等。 2.试题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例相当。尤其关注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的区位判断与分析,如第5、6、8题,36题第(1)、(4)问,累计分值达26分。ks5u 3.突出考查地理思维能力,彰显地理学科特点。一方面,地理空间性特征反映明显,全卷涉及区域空间图6幅,相关问题的分析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背景知识。如选择题1、2、5、6题,非选择题第36题等。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注重综合思维的要求,如第36题的第(2)、(3)、(4)问,第37题的第(2)、(3)问等。 4.突出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的考查。如全卷共有地理图像16幅,涉及区域地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等,需要考生对相关图像所反映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后才能对涉及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对地理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如第37题第(1)问,要求考生在整体分析6条统计曲线的相关性后,对“驱动”系统作出正确判断。ks5u 5.试题设计体现一定的新课程理念,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反映自主学习的要求。如选择题9~10题,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分析河流流向与泥石流分布,第37题提供“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这一新的知识背景和相关的统计图表,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提取与分析,阐述与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