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环境消磨热情 调查称报考医学院人数下降 学医,曾被认为是“前景光明”的专业,穿上白大褂,意味着跨入社会精英阶层。但近年来,情况变了:中学生报读医学专业的热情在下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近完成的一份“医学生职业认同度”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紧张、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学习压力巨大等“就医环境”,正在消磨中学生的“读医热情”。 “最好的中学生”不想学医 “中学生不愿意学医了!”这是最近越来越让冯希平教授忧心的现象。冯希平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主任,也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不论是临床带教,还是在医学教学过程中,他发现报考医学院的学生数量正在下降。为此,他还翻阅了近年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高考志愿书,又发现:优秀中学生第一志愿报医学专业的不多。 “过去我们认为,做医生是非常体面的事,长期以来医学也一直是高考志愿里的热门专业。”冯希平担心,医学生源下降,并且吸引不到优秀学生,对医学教育、临床医学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们希望弄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年,冯希平领衔,对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沪上医学院的学生,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职业认同度调查”。 受访学生认为“路不好走” 调查访问了200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770份。按照认同度从1到5,越往高认同度越高,结果显示:医学生打出的平均分数为3.46分,说明认同度处于中上位置,但医学生对“未来的医学生涯”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选择医学感觉“自豪骄傲”、“无怨无悔”,这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和研究生人群。这些学生有强烈的“学好医、从好医”的意愿,被认为是未来好医生的坯子。 另有近一半的学生打出3-4分,他们大多表示自己处于“痛并快乐着”的状态,即虽然眼下学业负担重、从业压力也不轻,但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会坚持下去。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度介于2分到3分,他们认为学医辛苦、从医更辛苦,认为“今后的路不太好走”,“走一步、算一步”。另外,也有个别学生给出1分的低分。 医学生直言:“学医窝囊” 是什么消磨着学生的“读医热情”?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紧张、收入与付出严重不成比例、学业压力繁重等“就医环境”让学生对医学专业“却步”。 正在沪上三甲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轮转的一名临床医学生告诉记者,大部分同学是在临床实习期间,逐渐减退了当医生的积极性。“病人与家属的冷眼恶语,甚至拳脚相向,不断挑战着个人的尊严底线,不少人毕业就想转行。” 医学生甚至直言:“学医窝囊”。“十多年寒窗苦读,本以为从事着一份高尚的职业,没有一天敢松懈学习,就怕跟不上发展迅速的医学医药行业。结果到头来,不管什么原因,医不好病人的责任全在你。为此,你不仅要面对凶神恶煞的眼神,有时还可能遭遇拿着录音笔、摄像机来对证的病人和家属,随时面临牢狱之灾。” 对此,冯希平表示,医学院正在启动教学改革,去除原本课程中明显不科学、重复、误导学生的内容,以此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医患关系、收入等问题,并非医学院所能改变。未来谁给我们看病?这话题着实让人揪心。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