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 陪考使考生安心答卷 现就读于长春市108中学高三年级的王同学,过几天将要参加高考,一直娇生惯养的她,在今年高考中强烈要求父母陪考。“父母在考场外面呆着,我在考场里面答卷就比较安心。”王同学说,她中考的时候,其父母就在外面陪考,已经习惯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的陪伴。 而另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说,他总是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因此希望这两位老人来见证自己的高考。记者在对数位考生采访过程中发现,只有极个别考生想要家长陪考,并且以女生为主。 反方>> 独立“作战”信心十足 “我当时就不让我的父母去陪考,但是后来才得知我妈妈偷偷跟踪我,我非常生气。”去年考上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郭同学说,作为高考生多数都已经过18岁了,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 而同样去年参加高考的高同学,说起去年陪考一事则表现得更加无奈。“我不希望陪考,但是父母又非得要陪考,最后我只好答应他们送我到考场,然后考完了再来接我。”高同学告诉记者,等她弟弟再高考的时候,一定告诉她的父母,一定要顺从弟弟的意愿。高同学说,父母在外面陪考,总是想着父母在外面或者顶着太阳晒、或者被雨浇,要是考不好真愧对父母,会有很大的压力。多数考生还是与高同学有着同样想法,不希望家长来陪考,以免给考生自身增加无形压力。 各方观点>> 社会学家: 家长不必非得陪考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曾姓研究员指出,中国家长特别溺爱孩子,不放心这、不放心那,即使家长去陪考,对考生来说也没啥用,还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导致考试氛围更加紧张。是否需要陪考,应根据考生个人而异。对此,她建议,考生家长尽量不要陪考,因为几乎所有高考生都已经年满18周岁,已具有独立性,考生自己去考场,是对孩子独立性的肯定和相信,更会使考生更加自信参加考试。 心理学家: 尊重考生个人意愿 “我曾问考生是送好还是不送好?孩子说最好不送,但是家长就不放心。”长春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郑晓华教授表示,如果送,本身对孩子就加了一层砝码。你看父母对你多重视,你有考不好的道理吗?所以很难办。他还介绍:“我们家长真正为孩子做什么,这个期间家长应该对孩子交待明白。比如下面一段时间由你决定我们帮助你还是不帮助你,我们帮助你什么,意思就是你有什么事可以找家长帮助,如果没有特殊事,家长也不打扰你。这时家长应少一些孩子认为没必要的过问,少一些絮叨,包括送不送,应听孩子的,这样考生心态会更加平和,积极应考。”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