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专业是填报志愿的“源头”高老师谈专业与报考(三) 读懂专业是填报志愿的“源头” 几十个专业等你报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考时考生具体要填报多少个学校,多少个专业?(根据各省的志愿设置情况不同,有所不同) 比如北京的本科志愿设置为:提前批次设置了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1所学校,5个专业;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可在本批次内选报4所学校,第一志愿1所学校,为顺序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包括A、B、C三所学校,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5个专业。所以考生填写一份完整的本科志愿表,最多可填报14所学校志愿,70个专业志愿(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目标专业在填报时可以重复出现)。 上海的志愿设置为:文科、理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和第三批的高职(专科)均设置“平行志愿”,即:第一批设置按字母A、B、C、D顺序排列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第二批设置按字母A、B、C、D、E、F顺序排列的6个平行志愿院校,第三批设置按字母A、B、C、D、E、F、G、H顺序排列的8个平行志愿院校。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也就是说在上海报满本科专业志愿,需要填报10个院校,60个专业。 例如,河南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6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 各省由于专业设置情况不同,落实到志愿表上的专业和院校数目也略有不同。但十几所院校几十个专业也足以“乱花渐欲迷人眼”。就算不全部报满,也要有确定一些大的专业方向,每年都有考生和家长对专业了解不透、盲目上阵、仓促填报,出现了很多不可挽回的遗憾。比如:高分没学上、擦边没进去、高分低就、错报专业……面对如此多的院校和专业,不下一番大工夫真的很难填报出适合的志愿。 做好专业功课 简单地讲,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同样是计算机专业,各个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就有很大不同,目前,全国大约500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分布于不同层次,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其培养方向和特色各有不同,有的倾向于软件,有的倾向于硬件,有的倾向于计算机网络,有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颇具特色。 再比如“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很多高校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较侧重理论与应用数学;复旦大学侧重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清华大学比较侧重应用数学;浙江大学比较侧重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央财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特点偏重于金融数学,东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偏金融工程。 另外,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的院校其培养方向和特色各有不同。以临床医学为例,有5年制、6年制、7年制、8年制之分。5年就是简单的临床本科,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6年制是各个学校的特色外语医学,第一年强化外语,以后的课程和五年制差不多,但是会非常强调外语。7年制是本、硕连读,培养具有医学硕士学位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8年制医学更高一层次,是本、硕、博连读,主要培养有熟练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的,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专业爱好和明确的发展方向,那您可以直奔主题。如果没有的话,家长就更要多了解一些专业情况。比如,孩子想从事证券行业,您给他选什么专业?孩子想做宝石鉴定,您怎么选专业?想做同声传译,学什么专业合适?想读生物工程,未来可以在哪儿就业?您的孩子适合哪个专业方向,只有了解了这些学校专业的特色,才能做到量体裁衣、对号入座! 可见,要选择理想的专业,除了要了解各专业的总体排位;不同层次院校的培养方向;学校配套的师资力量、相关重点学科;院校章程;以及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和当年热度判断等信息,还需要知道,各个专业都是干什么的;毕业后好不好就业;未来有多大发展空间等一些实际情况。 现在,了解2011年的高考信息不是在做无用功,而是为2012年志愿填报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里我们想提醒考生家长:及时准确把握孩子的自身情况、透彻了解专业、掌握准确信息,动手越早,填报志愿越从容!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2005-2010
未经许可,盗用或转载本站资料者,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